为了微笑_笑的历史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人际关系 > 笑的历史 > 为了微笑
倪考梦 笑的历史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2-26 09:02:27

为了微笑

为了微笑
——读《笑的历史》

NeeDream / 倪考梦
人生天地间,都有肉身的欲望和精神的理想。欲望和理想与客观现实之间,都有不小的距离。人通过加强自我能力,做出自主选择,来消除这种距离。自我能力的加强给人带来了幸福,自主选择的权力给人带了自由。只有幸福与自由的结合,才会带来真的笑容。
上古的时候,古希腊是一个开放和竞争的世界,公民们挑战自然,改造社会,自由地享受物质生活,敢于满足地开怀大笑。即使是受伤的雕像,也带着会心笑容。中古的时候,欧洲是一个封闭和妥协的世界,农民们惧怕自然,顺从教会,安静地享受精神生活,却不再有公开的微笑。即使是美丽的肖像,也没有丝毫笑容。
在那个罗马天主教统治一切的年代,幸福与自由被教会的信仰所封印。上帝是不笑的,所以上帝的仆人们不笑。帝王是不笑的,所以帝王的臣民们不笑。《基督教礼仪规则》称:上帝给了我们嘴唇,就是用来遮住牙齿的。正如上帝给了我们肉身,就是为了囚禁那追求欲望与理想的灵魂。装腔作势、紧闭嘴巴成了端庄,真情笑容、露出牙齿成了不雅。贵人们把自己的微笑当作轻浮,老百姓把自己的微笑当作魔鬼。世间不再有真的面孔,到处都是戴着面具的假人。
日复一日的等待,痛苦的煎熬。终于,幸福与自由迎来了旭日的黎明。意大利城邦的兴盛,工商业贵族的崛起,吹响了人类欲望的反击号角,文艺复兴横空出世。达芬奇,伟大的达芬奇,创作了革命性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原本被看作是淫荡的微笑,被绘制作艺术的精灵。原本被认为情色的幸福与自由,被升华为人性的光明。文艺复兴巨匠们将微笑送还人间,消融了封冻在罗马教会精神冰山中的人性光辉。刺目光芒间,蒙娜丽莎成了新时代价值观的代言人,微笑成了新兴工商业贵族追求幸福与自由的投名状。不久,宗教改革开始改造旧世界的教会信仰,尼德兰人开始绘制新世界的世俗笑容,开放与竞争的精神回归西方,资本主义的荣耀扬帆起航。
但是,幸福与自由并没有获得彻底的胜利。教会的精神统治结束了,国家的世俗专制开始了。过去绘画作品中预言了社会宽容人性的开朗笑容,被现代文艺作品中激励民众反攻权威的勇敢笑容所替代。微笑结束了反抗神权的使命,又肩负起捍卫人权的重担。
弗洛伊德以为,诙谐用微笑来反击权威的压迫。当我们无力摧毁权威,无力抵制它对于个人生活的全面渗透与管制时,我们选择反击权威,以讽刺与嘲讽的方式缓解心理的压抑,敦促政治家们妥善使用人民交到他们手里的权力。
幸福与自由又一次获得了伟大的胜利。曾几何时,政治家们摆出严肃的样子来彰显权威,而如今,哪怕是笑容奇丑的丘吉尔也要硬挤笑容来表示亲民。微笑又取得了反抗权威和改造权威的巨大胜利。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在主观追求与客观现实的鸿沟面前,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在肉体欲望与精神理想的隔阂之间,我们还要继续选择。
为了微笑,让幸福百战百胜!
为了微笑,让自由所向披靡!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