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筑师的眼睛看房子——读《住宅巡礼》_住宅巡禮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家居 > 住宅巡禮 > 用建筑师的眼睛看房子——读《住宅巡礼》
萃萃 住宅巡禮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7-22 11:07:10

用建筑师的眼睛看房子——读《住宅巡礼》

        只153页小书,看了一个星期。
    看翻译文字还是有点阅读障碍,感觉怪怪的。再就是要仔细研究图——书中有大量中村好文手绘的建筑外观、周边环境以及室内平面图,图周注有作者独特的观察:“东南方是个公园,感觉像住在森林中”,“由钢铁制造的T字型把手”,“请注意阶梯状的底部”……
    读这本书需要些辅助工具:世界地图、不干胶纸、笔。我在每个章首页贴了小长方不干胶纸,上面由本人用七零八落的线条画着建筑所在的国家图形,海洋部分用一点一点的线画成阴影状。画了2次瑞士、2次美国、1次芬兰、1次荷兰、1次瑞典、1次法国。为了找到建筑的具体方位,费了些力气。
    很明显,我受到大师的感召。更深度的原因是对书中地名感到困惑,木拉萨罗、熊跑溪、柯尔塞,它们都在哪里?
    一次我正扭扭歪歪画地图,某同学伸头看了一眼,立马做倒抽气状。我很气愤,把笔拍给他:“你画你画”。他画了,又快又好。某个章首页上终于贴了一个轮廓美好的美国。
    9栋中村好文心怀向往的现代住宅都在欧美。恰巧,“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刚刚公布,全世界幸福指数排名前五的国家几乎都在北欧: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荷兰。对应这本《住宅巡礼》,芬兰的“科耶塔罗(实验住宅)”、荷兰的“施罗德住宅”、瑞典的“夏日住宅”,都曾接受作家拜访。
    什么叫幸福?我理解,日常基本需求能满足,有安全感,精神层面比较愉悦,就是幸福吧。在最新的盖洛普体系中,中国大陆排名第125。我试图把这个排名理解为幸福:瞧,我们完全不是倒数第一嘛,后面还有30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需要我们去解救:)
    什么是幸福的住宅?能够满足日常饮食起居需求,能为居住者带来安全感,身处其中觉得精神愉悦的住宅,就是。
    住宅不是一种炫耀品,它是用来居住的。在本书中,大师们设计的住宅也都遵循这一原则。有些是自家宅子,有些是委托人委托建造,舒适而极富创意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松针状的吊栏、梯形采光、包裹进房子的峭壁岩石、弓形有裂纹的横梁、晚上发挥功用白天收起的隔断、可回转的移动路线、沿着山坡缓慢上升的房间,几乎每一篇章都有极其触动我的部分。它一定是合理的,而非炫目的。
    因为目前自由职业的缘故,除了旅行,很多时间我都呆在家里。我对住宅的理解只有两个字:空间。我喜欢很大很空广的空间,也喜欢很小很满的空间。很凑巧,某同学家看起来很大很广,而我自己的很小很满。
    那种满溢,是一种有秩序的满溢。那种空广,是一种舒展。
    一切用度,够用就好,是矜持,也是控制,更是自制。
    我喜欢中村好文的旅行心态。和拜访方事前电话来去、传真来去,一旦获得邀请坐上飞机时内心的激动,初看宅子时的感觉,周遭村庄、周遭街道的声音和味道,对主人的观察……
    明明就是一本游记嘛。
    他在岩石边画图,忽然困意袭来,背靠着岩石睡了一会。他看到主人的脚直从圆凳子上伸下来,轻松放在地板上,自己的只能踩到凳子脚上的横挡,心里惊叹,对方真高。他赞美大师曾是“想拿取美丽的绿色的孩子”(路易•艾瑟铎•康小时候用围兜包火,被灼伤),而自己则是“想把美味的白色物体放入口中的孩子”(中村小时候掀开锅盖想抓米饭,被蒸汽烫伤)。
    中村好文曾为父母设计住宅作为自己的设计处女作,那是一个失败的作品,虽醒目却不实用,“基于住宅的隔间缺点和欠缺考虑日常生活极细微处,家里的许多地方都产生了不方便……”
“没有生活感,就没有住宅的价值。”
 
    最后说一点对书排版设计的看法:真差劲。
书由“湛庐文化•策划”设计,前面有一段编辑手记和广告,大概其意思是阅读图书,获取知识,应用于工作生活,获取收益。具体收益如下:“业绩的增长、职位的晋升、工资的晋升、更好的生活条件。”
    看了这样的建议,我立马决定,以后凡是该策划搞出的书,一律不买。这样水准的策划,难怪书的设计弄不好,因为其对书的理解太低端。
    从纸张来讲,不差;从装帧和排版设计来讲,差劲到家。

    最早看到中村好文的书是个台湾版本,由于其美好设计带来的美好感触,让我立刻生出购买这套书的愿望。
    遗憾的是买到是大陆出版社的版本。
    强烈建议各位买台湾版,贵一些,但值得。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用建筑师的眼睛看房子——读《住宅巡礼》”的回应

一言为定 2015-12-14 16:10:08

中村写的好,你凭的也好,好生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