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_Big Data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Big Data > 笔记
谈小一 Big Data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0-07 01:10:13

笔记

从追求因果关系转到寻找相关性中。
【读前:
什么是大数据?大量的数据信息,因为互联网,被发掘,被收集,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够分析人的行为模式,预测将要发生的。现在,大数据更多的是针对整体而言,一个大的群体的数据信息被收集之后能够分析出这个群体的动向,而不是针对独立的个人。
大数据时代,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被编码,转化为数据信息,随着越来越多随身电子设备的使用,一个人在数字世界中对应的那个影像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一个人越来越容易被他人看穿。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
大数据时代,商家的思维模式要改变,没有必要再问为什么,只要知道是什么就行了,但是对于一个个人来说,应该如何应对?没有数据资源的公司该怎么做?
我很怀疑历史数据对预测未来的作用有多大,不是说一点用都没有,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这个。
大数据能分析出消费者意识到的需求,但是能分析出意识不到的吗?像iPhone出来之前。】

大数据时代的三个思维转变:

        1. 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
        2. 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再追求精确性。
        3. 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

统计学的应用是因为数据少,要从尽量少的数据中找到尽可能多的、准确的规律、信息。但是现在数据多了。

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样本选择的随机性比样本的数量更重要。

未来的养生可能是基于基因层面的。

“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

“将世界看作信息,看作可以理解的数据的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审视现实的视角。它是一种可以渗透到所有生活领域的世界观。”

大数据的最大作用是用来预测,但是这个预测得出的结果不是必然的,而是一个概率。

大数据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工具,但是怎么使用还是看人,看使用它的那个人的技巧,那个人的思考的角度。

当一个人使用互联网越来越多,他就越来越没有隐私。

大数据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并且过度依赖数据,会造成新的问题。

问题:

        * 对数据的使用要受到监控,但是这个监控该谁来做?该如何监控(形式,程度)?
        * 如果是政府,如何保证它不会是一个更全面的独裁者?
        * 一个公司可能将它所有的数据交出来吗?
        *
                * 即使是交给政府,如何保证它们不被随意泄露,又在必要的时候让公众了解?
                * 如何保证在受到监控的情况下保持公司的活力?保持社会的活力?

        * 如果通过大数据预测的结果变成了现实,而这个现实是危害社会的,特别是预测到一个人会犯罪,但是因为无罪推定而没有进行制止,公众会如何理解?如果在行为未发生前就因为预测而进行哪怕是简单的限制、干预,公众又会如何理解?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