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新活下去?_蜂蜜与尘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蜂蜜与尘土 > 如何重新活下去?
花非花 蜂蜜与尘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7-03 14:07:38

如何重新活下去?

“心灵救赎”,这个主题一直是我偏爱的。林奕华曾说,黄耀明的歌,是“为边缘的、失落的,因为错手打碎了一件珍贵瓷器、内心充满悔疚的人们而唱”,这本《蜂蜜与尘土》,还有安妮普鲁的《船讯》,电影《杯酒人生》,也都是指向同一个心灵国度。
一个年轻的英国男子,遭遇了一次意外的车祸后,发现自己身心俱废。绝望之际,他选择了去寻找世界各地的蜂蜜来拯救自己。这个一个奇特的故事,作者皮尔斯莫尔爱德,描述了一次次难以置信的蜂蜜之旅。
起点源于爱德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意愿:“我需要过一种纯感官的生活。”那是车祸之后的几个月,身体创伤已经恢复,却再也不找到与过去的自己、与过去的世界的联系,他感觉“人生大厦的脚手架被彻底摧毁”,不得不重新学习如何活下去。而如影随行的沮丧与抑郁,一如“内心深处汹涌着的疼痛”。惟一能依靠的,只有被深埋于心的愿望:离开城市,离开充斥着汽车、手机、电脑、信用卡、微波炉的地方,重新找回平静。
从伦敦出发,爱德的足迹走过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乡村、黎巴嫩、叙利亚、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印度。在黎巴嫩的阿乔福雪杉自然保护区,一个远离尘嚣的荒野,他第一次清楚感觉到了“到底是什么事几乎要把我逼向绝境”;在圣谷,这个先知纪伯伦渡过童年的地方,他发现自己与纪伯伦的相通之处是“我们都努力地试着在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清楚的关系”;在黎巴嫩北部遥远的高山上,在采用原始陶罐养蜂的哈比家里,他首次体验到车祸后“活着”的悸动......蜜蜂为媒,他一步步找回与大自然的联系,重新找到自我的所在。
最精彩而独特的经历,是亲眼目睹原始土著如何采集野生蜂蜜。尼泊尔的古让族人从悬崖绝壁上取蜂蜜。他们使用自制的草绳、竹木梯子、弯刀与柴火作工具。冒着生命的危险。之前举行隆重而神圣的祭祀。斯里兰卡的维达人则从森林中的大树干中取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展示了如野兽般灵敏的直觉与本能。
阅读采集野生蜂蜜的这两章,如同重现人类祖先如何生活的画卷,极其生动鲜活。这些原始的居民们,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如此的瑰丽鲜艳,不仅满足身体所需,更满足灵魂的渴望。正是在观看采集野生蜂蜜的过程中,爱德忽然领悟到,这些土著人,正是因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他们的身体与灵魂,都与大山、森林、溪水和谐共存,他们才得以在磨难重重的现实面前,仍然保持着平和与快乐,而且不惧死亡。反之,什么也不缺的现代都市人,却总是意志消沉,焦虑不堪,奄奄一息。
这是继《喜爱新鲜空气的人》与《万里无云》之后,我所读到的最精彩的游记。读完第一遍后,我又从头细细地阅读了一遍。爱德的旅程在我脑海中越发地清楚生动起来。
对于某一类人来说,他们的满足与存在,在世俗所定义的主流价值之外,比如一份好的工作,不错的收入,被所属的社会阶层接纳并认可,简而言一,曰“成功”;对女人来说,还得加上不可或缺的婚姻与家庭的成功。只是,活到今天,我可以肯定地说(早两个月我尚不敢这么肯定),这条大路并非适合每个人,正如最好的药,也不可能对症世上的每一种病。
那么,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得像爱德一样,以一已之心尚存的感觉为罗盘,去寻找一条只属于自己的小路,曲折、艰辛、充满未知,但,走过之后,满足而真实,因有自己的灵魂同在。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如何重新活下去?”的回应

eryisha 2014-04-06 10:13:57

很赞,读完的瞬间,《金炳万的丛林法则》中的画面在眼前展开。与自己的灵魂一起上路,用尽全力在困难、曲折与未知中寻找内心的平静。

猫吃鱼 2007-07-04 19:02:12

喜欢你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