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尾到长尾_长尾理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长尾理论 > 从断尾到长尾
报大人 长尾理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7-08-21 16:08:36

从断尾到长尾

   在《长尾理论》一书中,作者克里斯·安德森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商品不再只陈列于类似沃尔玛这样的货架上等待消费者的发现,在广阔无垠的互联网“货架”上,消费者可以按自己的需求任意搜索自己喜欢的商品,然后,商品就会自动来到他们手中。
  在无穷无尽的商品的信息海洋里,有种种根据我们个人偏好而制定的过滤器、搜索器,帮助我们与我们所钟意的商品相遇。
  互联网,使经济改变了性质,由稀缺性变为丰饶性。传统商业的货架资源是有限的,无法陈列所有的商品,陈列的是经过挑选的,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商品;并且借由金钱的力量,少数商品被隆重推向消费者,成为大热门产品、流行商品。对于商品制造者而言,商品制造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那种具备一定规模经济效益的产品,才会被制造出来,并与消费者见面。没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没有诞生的机会。
  互联网一方面使“货架”无限延伸,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借助搜索和过滤技术,从虚拟“货架”上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使生产者队伍无限延伸,过去,只有有规模效应、有经济价值的商品才有诞生的可能,而且,要想成为生产者,也是需要一定资格和实力。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生产者,并且,生产的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经济效益,更可能是为了一种分享的乐趣(典型的比如千万博客大军生产博文的行为),一句话:生产不再是以经济收益为惟一指标的功利行为了。这导致产品种类也无限延伸。
  “货架”无限延伸,生产者队伍无限延伸,它们最终与消费者的需求无限结合,因此,经济由稀缺变为丰饶。
  过去,少数借助金钱的力量被隆重推介给消费者的产品,成为商业里的宠儿,占据着最大的市场影响力,及最大量的销售,在“宠儿”的后面,是一条长长的尾巴,它们是大量不那么畅销,但也有一定市场潜力的商品。20%的商品创造了80%的销售额,80%的商品拥有余下20%的销售额。这是过去的经济形态。作为“头部”的热门商品和后面长长的“尾部”商品,构成了一条长长的尾巴。事实上,这不是一条绵延不绝的“长尾”,而是一条“断尾”,在长尾的末端,仍然是那些被认为有生产价值和销售价值的产品,当然,与前端相比,它们的价值更小。而生产价值和销售价值,则是以规模经济效益为依据的,比如,以盈利为目的的出版社不大可能去出版一本可能只有100个读者的书。
  而到了互联网的丰饶经济时代,只有100个读者的书,也有可能有人去生产。而且无限延伸的“货架”,使过去只有极少量销量的产品,销量得到增加,因为无限延伸的货架,意味着被消费者找到的可能性无限增加。大量冷门唱片和歌曲在网络音乐商店里的销售表现大大强于它在传统唱片店的表现,即是证明。
  互联网时代的长尾,将是真正的长尾,它无限延伸,超越规模生产,超越定制化生产,超越小众生产,直达个性的最深层次需求……因为有无数个可能的生产者,在满足着你的个性化需要。
  由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写作的这本《长尾理论》,其影响力不下于10多年前那本数字化时代“预言书”《数字化生存》。从中可以看到《第三次浪潮》,《世界是平的》,《搜》,《引爆点》等书里的思想影子。这本书受到热烈推动互联网世纪来临的那些人的热烈赞誉,我看到,在中国,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还专门撰文力捧此书。
  这本书既预言了大众消费的无限个性化和丰富化时代的来临,同时也认为,草根阶层将成为推动生产的重要力量。由草根创造的产品,将成为绵延不绝的长尾市场的尾部。这些产品的存在不一定单纯是为了商业利益,但却使这个市场具有无限丰富的选择性。
  不过,我认为此书在肯定草根创造力量的同时,也忽略了草根创造者“制造流行”的冲动。作者声言草根创造者不是为了追求流行,草根作者写书不是为了追求畅销,而是为了在一个小圈子内共享其思想及发现,这未免有些武断。事实上,互联网正好给了草根创造者一个推销自我、制造流行的渠道。希望自己的创造流行起来,流行得更广,是每个创造者骨子里的冲动,互联网的无限推广力及无限货架,使这种冲动具有了宣泄和发挥的可能。而且,网络具备的病毒式传播效果,正使传统的金钱推动的传播方式失效,基于创造物本身独特魅力的口碑传播正越来越显示非凡威力。
  因此,来自草根层推动的大热门,或者中热门,小热门,一定是丰饶市场里的一大特点。草根层并不甘心居于长尾的末端,向前爬,向头部奋力游动,一定也是根植于草根创造者身体内的基因。因此,若干年后,《长尾理论》的作者可能会修订他的这一说法。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