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实世界的比喻_经济为什么会崩溃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 一个现实世界的比喻
好食小新 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05 10:08:50

一个现实世界的比喻

    为了让大众都能了解个中道理,作者首先用普通常见的物品阐述了经济的起源。鱼代表经济产出,渔网之类的工具就是生产力,就是生产效率,效率的提升,让经济成为了可能。当有生产盈余时,储蓄、借贷、贸易、服务业便慢慢出现了,利率和利率的变化,基础设施,国家机关和纳税的出现,政客利用民众的免费欲望,开始了印钞票,于是凯恩斯式的现代经济忽悠出现了。

    鱼可以看做是白银之类的等价物,美索尼娅岛暗喻美国,中岛就更不用说了,想不到自己在书里也有幸成为最佳男配角。格里斯潘、伯南克、美国总统也成为了里面暗喻明显的角色。

    书的上部分是对经济概念和经济发展史的论述的话,下部分就是凯恩斯主义在以米国为主角的故事。政客针对民众不喜欢高税收和低福利,用印钞票来展示低税收高福利的假象,表面上很好,但民众的“鱼”实际上越来越缩水了。随着通鱼膨胀,银行储蓄额越来越少,用于投资和企业生产的实际货币减少了,危机便出现了。

    中岛用货币来买美钞的出现,刚好化解了这个危机。虽然历史上中美贸易的时间和书中后来宣布取消金本位的时间明显前后颠倒,不过中岛也可以是其他国家的,道理一样说得过去。但说中岛原来的经济状况,就是赤裸裸的暗示了,哈哈,连权贵阶层的用意都不加修饰的说了出来。

    在中岛贸易的支持下,低端劳动的外包,让米国经济大幅发展,虽然后来取消了金本位,但经济霸权让其他国家毫无办法,只得忍受米国继续大印钞票。政客为了获得选票当选,次贷的机制开始建立,更疯狂的通货膨胀为日后的地产泡沫铺好路。当人们热衷于炒房而不是工作和投资,消费远远大于储蓄用于的生产,危机再一次爆发。虽然中岛又再出卖货币注入米国的系统,但也只能延缓泡沫的爆破。

    政客知道民众不愿意采取减少开的支解决办法,继续加印美钞转嫁给外国是最舒服的办法,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米国现在的状况还很好,因为开始把制造业往国内迁,增加国内产出,这是比较健康的恢复手段,同时加上自己印钞票贬值和强迫对方钞票升值,还能继续爽很多年,只是中岛这朵昨日黄花,犹如丈夫娶了妾的旧房。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