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经济解释》_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 > 理解《经济解释》
Bill 经济解释卷一: 科学说需求 (神州增订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9-20 23:09:47

理解《经济解释》

    《经济解释》这本书的意义,在于研究思路层面的耳目一新。无论是从入门的角度来说,还是深入理解,这本书都可以作为手边的参考书。这与手头下一本要读的书《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有很大不同。张五常的作品,侧重于对现象的解释,由此衍生出对理论的批判或者创新;虽然这样的理论创新具有张五常一贯“缺乏数学基础”的特色,但是从学以致用的来看,在这个方面张五常还是要比待在书斋里面的理论经济学者要更有成就。对于张五常先生是否能拿到“诺奖”,这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这个不属于本篇评论的范围。

    以上的开场白,只是想说明对于这本书的评论,更多是“就事论事”,整体上没有明显的逻辑划分。
    对于第一篇《经济解释:让我们做弄潮儿》,个人主要的思考有政府究竟做什么用途的?政府本身的形成是促进了交易成本的下降还是上升?是不是政府行为的成本大于它想矫正的浪费?政府官员想极大化的是什么,是个人特权还是公共福利?
    第五篇《子女和婚姻合约中的产权执行问题》是一篇针对古代中国婚姻包办制度的分析文章,个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分析体现了学术和时代的统一,非常的精彩。其中“中国不断强调子女孝顺的美德,只是为了降低子女产权的成本,而非增加到的收益”以及“婚姻是作为转移新娘权利的一种合约而产生的”,此外对于彩礼作用的解释也很有风味。
    第六篇《蜜蜂的寓言:一项经济调查》是张五常的名篇。这篇文章反映出了实践学者和理论学者的不同。个人好奇的倒是:蜜蜂传粉和采蜜是否可以理解为财政中的政府支出和转移性支付?
    第七篇《价格管制理论》中,开篇作者就谈到“有人认为价格管制下市场不会出清,实际是在回避、并未解答问题”,私有产权是一种物品的专有、收益、转让与所有权的结合,价格管制容易导致隐性收入的产生,而契约各方对于这一收入的争夺,容易导致此类收入的耗散;对于制度安排施加的法律限制越多,达成协议的成本就越高。
    第八篇《露宿街头还是有屋可住?——租务条例宣称的意图与实际效果》讨论了香港1920年代匆匆通过又草草收场的《租务条例》,其实是对上一篇价格管制的进一步论述。这一条例本来是要保障租户的利益,最终却导致更多的租户露宿街头,雇主一遍又一遍地重建房屋。可以说市场给了法规一个强烈的教训。
    第十三篇《企业合约的性质》是介绍和解释科斯的名作《企业的性质》文章。企业是什么?从张五常的理解来看,企业是不同于普遍产品市场所提供的合约安排下组织活动的一种方式,企业是连接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纽带,是作为专业分工后的“代理人”形象出现的。
    第十七篇和十八篇,分别介绍了阿尔钦和科斯这两位新制度经济学大家的生平以及主要的学术观点。
    第十九篇《共有产权》提出了“广义交易成本上,共有产权的成本高于私人产权”的观点。
    第二十篇《论新制度经济学》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做了广泛的论述。传统的经济分析,主要是政策导向的。在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模型中,假定了所有的经济权利都可以完全自由转让,拍卖人和监督者的服务是“免费”提供的,即不存在任何交易的中间组织。这一假设回避了真实世界的交易成本问题,按照科斯的观点,如果按“看不见的手”指导经济活动,也就不需要、不存在交易成本,明确的产权界定和足够低的交易成本是市场交易的前提条件。在阿尔钦看来,产权是一种限制竞争的规则,给定一组产权的约束,即出现判决胜负的标准。而张五常证明了,只要交易成本为零,就可以忽略产权界定。
    第二十五篇《交易成本范式》说明了只有当一些约束条件被忽视或者不予考虑时,才会出现帕累托无效率。此外,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如果交易成本为零,则市场就不会出现。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理解《经济解释》”的回应

Fay 2011-03-10 19:15:45

对于上述第六篇关于蜜蜂的神话中,“蜜蜂传粉和采蜜是否可以理解为财政中的政府支出和转移性支付?”的问题,我认为的确可以这么看待。所谓的蜜蜂的神话讨论的就是外部性问题。而政府的支出和转移性支付可以看作外部性问题的内部化。这时政府可以看作一个经济人,作为微观经济主体而在局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