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谈中国地方债的危险_金融的本质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金融的本质 > 兼谈中国地方债的危险
白起 金融的本质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7-31 01:07:22

兼谈中国地方债的危险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前面几章看下来,说的经济危机的前兆,基本上就是当下中国的情况,只是永远不知道,中国的泡沫什么时候会爆。房价下跌之时,基本上就是中国泡沫破裂之日,问题是: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为什么时时都不跌?这个问题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不是这篇文章所能答,所想讨论的问题,此文只是借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金融危机的剖析,来解读一下当下中国的经济与金融风险。

中国政府的审计署要审计地方债。中国现在的债务GDP比与发达国家比不算什么,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算是最高的,并且还在飙升,所以问题只有一个:未来还不还得上?

如果还不上的话,在中国地方政府也没有破产之说,那么只有是银行呆坏账,银行呆坏账就是银行的亏损,亏损巨大,就会有金融危机:
1. 银行亏损,那么就会急于收回贷款,并且会惜贷,在收回贷款之下,有些企业会被逼着破产,或者是贱卖资产,两者都会使资产贬值;资产贬值的话,那么抵押物(代表性抵押物是房地产)贬值,那么一来银行要追加借款人的抵押物,这又会导致一批企业破产或贱卖,于是负循环形成,资产的价格越来越低:
        1.1.当房地产越来越下滑的时候,整个经济基本上都会被拖下去,反映在于商品交换开始少了,也就是钱不流动了
        1.2.通货膨胀形成,人们由一开始的倾向于交换(不想保有贬值的货币)到越来越不相信“货币"的功能,失去货币,商品经济的效率大降,再次反映为:钱不流动了。
         
2.挤兑
当银行大亏损时,在现行没有存款保险的中国,人们会担心自己钱的安全,于是资金会从银行中逃出,当一个银行要破产时,那么这个银行所拥有其它银行的存款将失去,于是其它银行也遭到亏损,于是其它银行也有破产危险,其它银行的资金逃逸,甚至会影响原本安全的银行,整个过程是有传染性的。

这就是地方债如何违约所带来的整个经济的崩溃。
地方债现在还债的主要途径是土地收入,如果土地的价格大降,地方债很容易违约。如果真违约的话,为了不让银行破产,那么政府有可能有以下几个措施:
1. 银行的融资
对于未IPO的,剥离坏账,卖给资产管理公司,就是财政部承担这些亏损,再追究的话就是纳税人一起负担这个亏损;剥离坏账后,进行IPO;
对于已IPO的,增发股份
无论是IPO还是增发,说到底还是卖资产,所以后果和上文所说的一样,但是剥离了坏账的银行,且投资者对于中国银行永远不会破产的认识,还有对整个经济的预期,都使得贱卖的概率并不是很大,当然,也可能会贱卖,如果贱卖的话,那么经济危机就真正来了。
2008年平安增发12亿股,筹400+亿的举动,就引发了中国最深重的股灾。
2. 流动性注入
单纯剥离坏账,让纳税人承担损失;
或者是再来个4万亿类似的宽松计划,给银行注入流动性。万亿宽松计划,很有可能又会促进房地产的大投资,如果现在空房率已很高的话,那么无疑使得房地产价格反转时更加严重,这条路只能说是重蹈覆辙。
3.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稳定人心,使得人们不会挤兑。

从这个角度来看6月份银行间7日回购利率飙升的内含,实际上是让银行管好自己的现金流,以应付未来的流动性风险。当然,也有另一个意思,让银行的钱流入实体,而不是在货币市场空转,也为整个市场注入流动性。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兼谈中国地方债的危险”的回应

白起 2016-05-13 21:12:20

卷积同学也很优秀,小小年纪,见识不凡。

卷积 2016-05-13 20:51:19

白起老师很厉害,跟桥水基金的经济周期的观点有类似的角度

小草料 2013-07-31 12:19:21

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没什么不同吧。只是“明星城市”吧。

白起 2013-07-31 11:26:24

一线城市,再怎么抠,大部分家庭都买不起,这部分人会被逼在二线城市买房,城镇化就因之实现吧。

小草料 2013-07-31 11:11:33

如果房价降了,那真是崩盘了。天朝本质上不是市场经济。估计会千方百计从大家手里抠钱,而保证房价不降。这个其实一点也不难。

德福 2013-07-31 01:37:17

我选2 流动性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