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棋手的对弈_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 两个棋手的对弈
野蛮人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11 19:03:07

两个棋手的对弈

       凯恩斯与哈耶克跨越世纪的争论,正如两位超一流棋手,以世界为棋盘,以金融政策为棋子,下了一场棋圣争霸赛。这才刚刚下了三番棋而已,远没有结束。
 
       凯恩斯与哈耶克都拥有一双能够穿透当世重重迷雾,看透未来的眼睛。只不过二者成长经历不一,着眼点不同,因此得到的结论与方法截然不同。

       凯恩斯撰于1919年的《和平的经济后果》直接预言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洞见影响了二战后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马歇尔计划正是在吸取了一战后对战败国残酷压榨导致纳粹上台的经验教训之后,开始对二战后残破的欧洲大力援助,促成了战后欧洲的快速恢复。凯恩斯功不可没。

       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则成为了自由主义的圣经,而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针对凯恩斯《通论》的奥地利学派的回应,倒不如说是一本二战后,针对纳粹、苏联等计划经济社会学解读。因此得到了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同。

       二战后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与和平环境下的全球经济飞速发展是凯恩斯主义的极大成功。但随着黄金时代的结束,滞涨的开始,哈耶克二十多年前的观点成为了充满了洞察力的预言。国家干预与自由市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周而复始,登场谢幕。

       事实上,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纯粹的凯恩斯主义与奥地利学派都变得不合时宜。单纯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面前,都变得简单苍白。不得不说08年金融危机时,美联储与中国央行果断迅速地出手拯救了金融市场,没有这样的国家干预,民众经受的也许是另一次大萧条。

       也许从某个角度来看,咱中国还真有点制度优势。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