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从来不是单纯的主义_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 政策从来不是单纯的主义
吾术家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7-19 17:07:45

政策从来不是单纯的主义

凯恩斯认为,失业要比通货膨胀更可怕,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可以适当允许通胀,需求与失业率具有反相关的关系, 政府应该适当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人为制造需求,待经济恢复后,利用税收增长来填补萧条期间刺激经济带来的债务,但凯恩斯绝对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支持自由市场,主张维持私有经济,只不过要对资本主义制度加以改进,在美国,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从罗斯福总统一直到里根执政时期。凯恩斯主义之所以被广泛应用, 在于其简单,明了,效果显著,这些特点迎合了民粹主义者,因而,政客们会将其作为赢得选举的有效手段,从而加以使用,但有一个问题,凯恩斯主张在经济陷入衰退时才进行国家干预,但人们对于衰退的理解是不同的,或者是不屑于去判断,出于政治的目的,凯恩斯的理论被滥用:一旦经济出现衰退的苗头,大规模的国家干预马上就会被实施,由此造成了一种毒品特性,直到石油危机将这一神话打破。

相反,哈耶克认为通话膨胀要比失业来得可怕,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活动,任何对自由市场的干预都有可能造成集权后果,撒切尔夫人与里根总统都借鉴了删减版的哈耶克理论,前者虽然有效减小了政府规模,但并没有实现用私有企业代替代议政府这一有些极端的想法,后者虽然减少了政府福利开支,但却加大了军费开支。

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政府干预的观点,主张通过持续稳定的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但其要求保留中央银行,以便调整货币政策,因而也不能算保守主义。

总体说来,凯恩斯的观点更偏向于一种纯经济学的主张,哈耶克的观点则是基于保卫自由社会的基本原则,两种观点争论的起点其实是人类的道德,假如精英阶级有良好的道德标准,国家干预未尝不是一次好的尝试,非但不会演变成一次集权运动,反而会弥补自由市场的不足,相反,如果精英阶层道德水平不高,那将是整个社会的灾难,可能会滋生出专制政府,但问题在于这个问题是不确定的,人类社会的福祉不能寄托在一小撮人的道德标准上,大政府会限制自由市场的活力,滋生腐败,降低效率,但过度自由市场会助长个人的贪婪,两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造成灾难后果,也许,经济学永远没有永恒的定律,经济问题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单一的主义从来不能产生万能的政策。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