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争不会有停息之日_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 这场战争不会有停息之日
liz 凯恩斯大战哈耶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5-27 16:05:21

这场战争不会有停息之日

我们,是的,我们这些远在东方国度,才经历了市场经济30年出头的一个国家里的老百姓们,对凯恩斯和哈耶克感到陌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是主流经济学界,也不常探讨咸水派和淡水派的论题,而余下的小虾小鱼们只热衷于豆腐脑是甜还是咸。

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对凯恩斯和哈耶克的大战兴趣颇加,那么至少可以说经济学常识也算普及到不少的家庭里去了。可问题是,没人关心这些。我们最爱谈论的是什么?关于权贵经济、关于改革动向、关于......

在西方世界,每一次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发生,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争论又会重现。刺激投资成为戒不掉的毒瘾,只能依靠下一次增加更多的剂量。我现在不得不敬佩凯恩斯的睿智——长久来看,我们都会死的。政治家,哪怕是里根这样的,上台以后也迅速做出妥协,他虽然减税,却在国防等其他领域增加了开支。政治家存在天然的权力扩张欲望,他们一旦上位,无可避免地走向堕落。

所幸撒切尔夫人一直遵守着竞选时的承诺。除了货币主义,在其他地方没有可指摘的。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克制了。她有着对自由的信念,这点很重要,也支撑她一路走来。

经济学家的理论可以为政客所用。凯恩斯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他的理论很容易和政治家的野心契合。今天中国在经济方面用的就是凯恩斯开出来的药方。政治家的任务是维持台面上的繁荣,哪怕那是一个迟早会破灭的泡沫。政治家的职业生涯是短暂的,最多连任两届了,只要台面上好看,不用管千秋万代,那是下届政府的事情。

凯恩斯主义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它只能让问题扭曲扭曲再扭曲,市场变得面目全非,然后呢?然后就是全部是市场的错!凯恩斯主义变成正确了。这种思路很滑稽可笑,但它是管用的,蛊惑人心,人们相信这套东西。

哈耶克就是获得诺奖的理由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他一直是人们眼中的异类。以及他所代表的的奥地利经济学派是不可与主流经济学相提并论的。那个坚信自由的维多利亚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很多人把哈耶克的学说当做开胃菜,主要是用来装点一下知识面的宽度。至于是否要真正研读哈耶克,没人有那个兴趣。

可怜的奥地利人,用生硬的英语,有限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让我知道,掌握和精通几门语言是多么滴重要。米塞斯也是,语言很不婉转,让人难以接受他的观点。虽然不为大众所待见,但奥地利人至少在精英层收获了一些掌声。奥地利经济学派,注定了只能在小众范围内被人接纳。

我不知道在未来,奥地利学派能否站上顶峰,因为这个学说不会取悦大众。它的身上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赏识这门学说的人也属于一小撮人。因为奥地利学派缺少萨缪尔森这样人,一个擅于编撰教科书的人。这是我对这门学派最关切的问题。

历史还会继续演进,一个人数众多,一个人数稀少,但他们还会照样熙熙攘攘地吵下去。因为凯恩斯主义政策引发的问题将继续下去。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通胀史。未来,就是通胀的未来。我们等着欧元区崩盘,等着日元崩盘,等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后的经济逆转。

这些听上去是很可怕,但它们不会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缓慢而隐蔽的过程,央行、政府财政都在掩盖它们可耻的行为。但我们捏在手中的钞票在缩水,是切身的体会,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将是未来货币的命运。

所以,不要再怪罪中国买房子保值的人了。也不要怪罪抢黄金的中国大妈了。如果可以用钞票换取货真价实的东西,为什么不立刻行动呢?如果你有钱的话。你没钱的时候,当然骂他们。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这场战争不会有停息之日”的回应

[已注销] 2014-07-26 19:46:16

有些人提出过一种非常盛行的观点,即市场和计划各有优缺点,如果两者结合,就能取长补短,获得一种更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提这样论点的人完全忽视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哈耶克与凯恩斯、哈耶克与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兰格的三场论战。到今天,这三场论战的是是非非基本上已经得到判定;凯恩斯和兰格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不对的。“野生”市场经济的内生“病毒”的发展,不能靠计划和大规模国家干预经济来消除,而只能靠完善和得到有效实行的法制来消除。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和对经济实行计划,与市场经济的本性是相冲突的。我们不可能在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和生产多少这样同一的问题上,同时由市场和国家干预经济来解决。有人辩解说:市场管微观,计划或者国家干预管宏观,各司其职,互不冲突。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市场经济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也就是调节微观经济适应国民经济宏观需要的行为,那能截然分为两面,而分别由市场或国家执行其职能!计划和市场结合的经济只能是一个“怪胎”,不会是一个高效率的市场经济模式,依靠这样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是永远也赶不上诸如美国、日本之类的发达国家的!我们应深以为鉴。
——摘自《经济学300年》

aa 2014-05-21 17:16:46

顺便说一句,精英也是人类的一分子,他也无法改变人类的趋势,比特币之类的货币代表了人类的未来,有生之年应该可以看到这一点。

aa 2014-05-21 17:08:35

刚看到楼主的回复,现在想想,楼主入场那么早,现在怎么着也得财务小自由了吧,呵呵。

2014-04-28 21:45:12

政府存在的理由主要是市场外部性吧,像环境污染,信息不对称之类的,还要维护司法公正,不然市场经济就不能存在了。不过这些理由支持的规模可能比现在小很多。

水月 2014-02-24 00:51:07

不会啊我对这两位仁兄就一点都不觉得陌生。

tieuloi 2013-08-16 23:08:59

从经济学的角度 推到不出 政府必要存在的理由
性恶论的角度 政府是必要的恶

liz 2013-08-10 10:31:05

比特币我算是比较早了解的,在2011年。甚至比李笑来还早。我买比特币的时候当时有8美元。现在网络微博上一批比特币爱好者很多,跟是后进者。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190856/
这里是我们组织的一次比特币普及。

aa 2013-08-10 10:21:19

呵呵,建议楼主了解一下比特币,无它,只是告诉你,一个没有通胀的世界是有可能的,最起码比特币就是这样 一个世界,而且它已经对这个社会产生影响了。

刈非 2013-06-16 00:07:51

我不知道在未来,奥地利学派能否站上顶峰,因为这个学说不会取悦大众。它的身上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赏识这门学说的人也属于一小撮人。因为奥地利学派缺少萨缪尔森这样人,一个擅于编撰教科书的人。这是我对这门学派最关切的问题。
=======
不是“教科书”的问题,而是人之“逃避自由”的根性使然。

闪闪 2013-05-30 00:57:39

个人的理解是奥地利学派说的是对的,我一直没有搞明白政府和国家为什么会存在,这东西其实应该取消。

liz 2013-05-27 20:02:20

法国大革命不是自上而下。托克维尔有精彩的论述。《旧制度与大革命》

蜻蛉 2013-05-27 19:48:14

唉,我最想说的,是不要因为自由主义的小众,而放弃向大众推广普及教育的努力。做启蒙的人往往遭人病诟,但是往往是启蒙才让小众变成大众,社会慢慢获得对于自由的共识。

蜻蛉 2013-05-27 19:44:25

我其实内心是赞同,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我想表达的是,一个再好或者再相信正确的理论,推行到现实中的时候,都必须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自上而下的推行的话,需要下面的官僚和民众支持,要不然就是王安石变法那样,好法到最后变成祸害社会的坏法。我记得好像有说法,基本所有的本义在减轻税负的税法变革,最后都是加重了民众的负担。而且从自由主义的逻辑出发,自上而下的推行,基本都违背了其基本原则。那么自上而下的方法可以舍去。

法国大革命最后悲剧掉的原因,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于“自上而下”的推行。从君主立宪派开始,到雅各宾派,可以看到自由主义是从围绕在王室周围的理想主义贵族、思想家(通俗点知识分子)开始推行革命,而随着革命的推行,精英们所推行的自由主义理性主义并没有实现,反而是民众脱离了枷锁开始实行所谓“多数人的暴政”。因为“多数人”并没有做好迎接自由的精神准备。

自下而上的推行,那么首先,就是要有民意基础,才算作“自下而上”。民意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精英,还意味着芸芸众生。精英文化一定是和民俗文化互相取得一定共识,才能实现一个相对公平平稳的社会。就像美国的政治体制,也是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和精英统治的相结合。我的想法是,如果坚信自由主义的人们,不能让更多人也相信这一理论,那么哪怕这个理论再正确或者我再怎么相信这个理论,在现实层面也是不太有推广基础的。而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希望社会向着我们所相信的推进吗?

liz 2013-05-27 17:47:35

多数人推崇的东西不意味正确。法国大革命历历在目。如果,少数人推崇的自由经济制度被执行算是独裁的话,那我就不知道何谓自然权利了。

蜻蛉 2013-05-27 17:38:55

但是撒切尔夫人绝对是在英国历史上被民众骂的最凶的首相之一。。。都下台这么多年了人都死了都还没有被英国民众的骂声放过。。。

我偶尔以我有限的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解在反思,支持自由市场经济的都是哪些人,反对的又是哪些人。我的感觉是,支持者大多都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有强烈意愿依靠自己的认知判断能力去生活的人。因为在自由市场的原则下,这样的人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和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而反对者,主要是不愿放弃既得利益的利益既得者,和搭便车心态的无数大众。自由市场原则下,原来的权贵(官僚、垄断者)必须放弃特权及依靠特权获得的利益。而无数大众,在自由市场原则下,在机会公平面前,必须靠自己努力,必须接受人的能力有差异以及所带来的结果不均等的事实,必须容忍和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做法活法,必须容忍因为自由所带来的一些短期长期的痛。至少在现在的中国,我看到的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的。或者说,大多数人一边抱怨不自由带来的种种不公平,却也没有做好容忍自由带来的种种独立和不均等的准备。

任何一个经济制度成为主流,不可避免要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如果只是一部分少数人认为是正确的,就强力推行为政策,我觉得那还是独裁或是专政。但是自由市场经济主义,至少在目前看来,它作为少数人的推崇这一事实在中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