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这本书时,觉得眼前一亮,它用企业资产负债表衰退来解释日本经济近20年的停滞不前让人眼前一亮。企业在遭遇资产负债问题时,首当其冲的任务是降低负债,而不是扩张公司规模。(赚的每一分钱首先想到的是把债给还了,而不是用来再投资。)——遭遇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原因是,90年初资产泡沫被挤破,企业开始大量负债。为了不至于社会、公众恐慌,日本企业开始默默地在后续的近20年默默还债。—— 因而,日本的超低利率货币政府没能提升企业的投资需求。为了保持日本整体经济不致下滑明显,唯一的办法是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由政府充当最后的贷款人,才可抵消企业投资的低迷状况。这种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样也埋藏了一个定时炸弹,即政府的债务问题。众所周知,政府的投资效率相对较低,因而政府的债务偿还期一定比企业来得长。(因为效率低下,不可能短时间产生收益来偿还债务。)书中也隐隐提到这个问题,但也只是淡淡一笔而过。因为,作者认为,只要日本企业资产负债衰退问题得以解决,就能迎来整体的经济复苏。经济复苏后,政府就可以逐步退出财政刺激。经济复苏带来的好处是,政府的财政预算增加,债务问题得以解决。总体来说,作者对日本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是支持和肯定的。
昨日,郎咸平演讲中提到日本问题。他指出,日本政府在应对90年初资产泡沫危机时的政策是大错特错。因为,政府的刺激政策让日本企业产生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日本近20年衰退正是日本企业在承受产能过剩的痛苦。这与书中作者的观点形成鲜明对照。一个是支持财政刺激(当然,作者认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良好时,应该更多使用货币政策。只有在企业遭受资产负债表衰退时,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财政刺激才更有效。),郎则是坚决反对财政刺激。
个人认为,作者的解释相对更合理一点。郎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日本的产能过剩。而且,在遭受资产破灭后,日元也急速贬值,这也会相对刺激日本的出口,从而消化掉日本国内的产能。日本政府财政投向也像中国一样,都用在钢筋水泥上了吗?这也有待验证。可以读一下《失去的二十年》这本书,至少目前个人认为日本与中国的情形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