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际会的年代_产权与制度变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产权与制度变迁 > 风云际会的年代
在通往牛B的路上狂奔 产权与制度变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1-02 22:01:55

风云际会的年代

时隔7-8年,突然于元旦假期时重温此书。
一直认为周教授在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变革这块是国内一流,而且入文平实,稍有经济基础的人都能体会文中的含义。相比他在汇率、金融、城市土地等其他方面的文章着实要高出一筹,这和他在农研室跟随杜老等一干人物的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
……(此处省略,其实我并不想写书中的内容)
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一批胸怀山河而不安定的老三届高材生们(多有插队的经历)在杜老的带领下引发的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讨论,涉及面之广、之深恐怕不是现在能容易想象的。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农村发展问题研究所)这帮年轻人们碰撞的火花直接影响了当时决策层,说是智囊单位实在毫不为过。当时华国锋已下,新一届领导人胡、赵在经济上都准备大干一场(包括万里,闻名的小岗村时他是安徽第一书记,亲自过问并认同了包产到户,和赵一样都是地方大员入中央。当然背后都是邓的支持和调度),区别就是赵在政治上保守一些,而胡更前进一些。
在研究室包括后来成立的体改所,一批年轻人物和老干部们(虽然大多是靠边站的,但都是经历过大风浪了)思想碰撞,到也不妨是以老带新,以新点旧。比如早早体现出组织能力的王QS,陈一谘,由科员一跃成为“副部级”的翁永曦,对赵沿海战略的提出异议的杨小凯,善于研究的王小强等等。。包括中间吴敬琏系统性批评赵诸侯经济的事件(书中有,我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向太书生了),另外赵的秘书李湘鲁,是直接从大二学生提拔成为总理秘书的,估计后无来者了。
后来的情况大家也了解了,两次学潮,不能让人不怀疑你的幕僚班子的其他目的和煽动性,毕竟文革就在眼前不久远。胡、赵分别因这两次下台,后者还遭到软禁,同时陈一谘逃离至美,翁永曦改为经商,王小强改为研究税法。体改办、农发中心等全部撤和合并。除了最后的集大成王岐山外,周教授到是一直比较低调。。。
另外,好像当时农研室有大文件研究,都会请几位高干子弟前来一共参议,包括习、刘、万等,目的不言自明。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