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的备注 ——以《产权与制度变迁》为例_产权与制度变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产权与制度变迁 > 周先生的备注 ——以《产权与制度变迁》为例
东林君 产权与制度变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1-02 22:11:14

周先生的备注 ——以《产权与制度变迁》为例

《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一书里收录周其仁老师的多篇演讲报告、专题论文、课题组研究等,论著本身的事例详实、别开生面,想必在其他的读书报告已赞誉颇丰,但相信极少有人注意到周老师小号字体作为备注的旁征博引,其实也是开卷有益的。所以在这里不妨写一些对周先生备注的私人化思考,或有阅读方法上的裨益也未不可知。

1、取舍有度
第6页的备注“张五常:中国信报出版社,1985版,第205页”,周其仁引用张五常惊人准确的推测以证明经济理论在真实世界中威力无穷。
事实上,这篇论述的英文原版标题是Will China Go ‘Capitalist’?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中国会走“资本主义道路”吗?——产权和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文章的最后张五常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说:“倘若中国领袖们能够维持当前门户开放、政治稳定及增加生产力的政策的话,共产主义凭口号坚持的优越性,将要受到全面考验。在这种情形下,高斯格言的反面将仍然成立:当中国人民清楚地掌握了共产主义的论据后,假以时日,他们必能知其谬误。”
这样看来,自信的张五常不仅在经济推测上大获成功,更是否定了当时(乃至现在)中国政治的核心原则之一。但周老师很明智地回避了这一段,连听起来不甚和谐的英文原版标题都没有使用。类似的情况是31页的备注,点明当时吴敬琏对分权方针“举措失误”引发的一段学术讨论,周老师含蓄地说:“虽然此时被批评者不可能公开回答任何批评了。”

2、冰山一角
周先生备注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水面上看得见的“冰山”远远少于水面下看不见的。一段尽可能简洁的备注背后可能有盘根错节的政治、历史背景。
在22页,周先生以两个备注说明1962年以后,由于强调人民公社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和生产队为基础,使得乡级以下官员升迁不可能,生产监管者(队长组长)转而寻租逐利,监管权变为监管特权。这导致1960-1978历次农村政治运动,都以清算社队基层干部的经济问题为号召——正激励无效后,只有依靠负激励即惩罚来保持公社效率。备注提及刘少奇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程度的过度估计,以及四清运动中毛刘之争。
如果我们追本溯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话,这个细节是和当时整个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紧密联系的,而这场运动,上承大跃进和反右派斗争,下开文化大革命的先声,《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的这一章读起来可谓是高潮迭起:
八字方针调整虽然仍在奏效——这被周老师视为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改革的大规模预演 ;
但是毛泽东坚持“反修防修”方针——这又与先前匈牙利、波兰的风波和苏联支持下的伊犁暴乱直接相关,使得八届十总全会中断纠左进程;
于是城市五反农村四清,大规模地反贪腐,最终毛刘因为方法、定性的严重分歧而分裂。
所以周先生一句简单的总结:“制度、组织和机制方面的问题,又变成干部个人的道德问题,并引发无穷尽的政治斗争。” 这其中不知道包含了多少艰深的材料和厚重的史实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

3、另辟蹊径
有时在备注中,周先生也不吝笔墨,会以较长篇幅表达论点和余思。比如,在探讨70年代末的改革背景时,他在备注里表达了一个在我看来新颖异常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末,和缓的国际局势对中国采取的放权改革政策的积极影响。他引用邓小平“争取多一点时间不打仗”和诺斯对英法西中央集权政府与征税权关联的历史考证作为佐证,指出很少国内有人对此研究,“但是在制度演化的经济史上,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上一条中我对60年代国内形势的总结也就可以作为反例,辅政这一点了:60年代,美国在越南鏖战正酣,直接威胁我国南疆;中苏迅速破裂,中国脱离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东欧动荡,工人游行遭镇压。被称为三尼一铁公司集中反华高潮(肯尼迪、尼基塔·赫鲁晓夫、尼赫鲁和铁托);在国内,苏联直接插手造成新疆三县边民外逃事件;蒋介石提出反攻大陆的口号。这一切都或多或少导致了60年代的政策放宽只能是短期现象。
当然,要想把周先生的这个“推测”彻底从理论上说清楚,可能需要专门著书阐述。重点是,相比于周先生的著作论文,备注里的只言片语也是他作为一个数十年研究者的综合思考,不一定完全成熟,但在启发思考、发散思维方面的益处也决不可忽视。

4、意料之外
周先生为了论述的完备准确,不仅经常以“异常现象”为研究主体,如果一般性规律里仍然有无法排除的“奇怪”,那周先生就会在备注里点出。比如32页的备注2,专门指出7000人大会是个打破自上而下决策程序的例外;又如13页说乡级以下,“在整个集体化时期,绝大多数大队和生和生产队干部,并不列入国家官僚的备选名单。”指出山西昔阳的大寨干部就是从大队做到国家领导人级别的极少数——我想之所以不点名道姓可能源于周先生的风范吧,纵使后来吴敬琏的调查证明陈永贵人品口碑均极差。

这样看,周老师的备注涉及政治、历史、经济的方方面面,说是“其文虽已没,千载有余思”或许过誉,但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看,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来总结周老师的精彩备注该不为过吧。
参考文献:
1.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2.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张五常,中国会走“资本主义道路”吗?——产权和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香港:中国信报出版社,1985年。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