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他在斯坦福的课程讲座经过学生的整理而成_从0到1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从0到1 > 本书是他在斯坦福的课程讲座经过学生的整理而成
善养浩然 从0到1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3-13 14:03:55

本书是他在斯坦福的课程讲座经过学生的整理而成

本周微信上被彼得·蒂尔的书《从0到1》刷屏,恰逢寒假和朋友聊了一些创业的话题,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读了这本书。我读书不善于总结,总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做一些零散的笔记,之后会在这方面加以努力。请大家多多指教!
 彼得·蒂尔,毕业于斯坦福法学院,国际象棋天才。美国支付paypal的创始人,他被称为投资界的思想家,硅谷的天使。他创办的paypal卖了15亿美元,之后又投资了linkedin,spaceX,Yelp这些大名鼎鼎的企业。硅谷“paypal黑帮”的一号头目。他还是Facebook的首个外部投资者。本书是他在斯坦福的课程讲座经过学生的整理而成。

第一部分: 笔记分享
1. 未来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的集合,未来基于当今的世界变化着。进步的未来有两种形式。第一、水平进步,照搬已取得的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到n,全球化推广便是范例。第二、垂直进步,人们需要去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探索新的道路,是从0到1的进步。垂直进步即科技,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都是科技,科技不限于计算机技术。
2. 作者认为竞争是一场高成本的买卖,无论是内部竞争还是外部竞争。外部竞争中,并不简单是关乎利润问题,此时非垄断者除了赚钱根本无余力想其他事情,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做长期规划。垄断才是生存之道。给消费者提供其他企业无法供给的产品,创造性垄断就是新产品既有利于每个人又可以给创造者带来长期利益。而内部竞争则更是一种耗费,给员工分配工作,不仅关系着员工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也代表着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界定角色可减少内部矛盾。
3. 垄断者和竞争者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去撒谎。垄断者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因此就会把市场描述成若干大市场的并集掩饰其垄断性质。比如谷歌把自己定位成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搜索引擎,这样让自己在市场份额的占据上显得微不足道;而竞争者则倾向于把市场定义成各种小市场的交集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比如你开家榴莲披萨店,因为细微的特色而你忽略了激烈的竞争,要知道餐饮不是只有披萨一种选择。
4. 蒂尔在创业领域的观点
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
竞争性市场对收益有负面影响
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5. 在对于未来的态度上,作者分为以下四种:
明确的未来 不明确的未来
1950~1970年的美国 1982年至今的美国
现在的中国 现在的欧洲

乐观的未来
 

悲观的未来


② ①当今中国对未来明确却悲观,中国之所以经济增长迅速是因为起步基础低。我们一直是不断模仿拷贝已经行之有效的模式,也就是说并没有实现从0到1的创新式发展。当我们一直用一种重复的方法来创新事物的时候,创造的也将是灾难。资源价格不断攀升,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重。
③ ②当今世界对未来乐观却不明确,迷茫中不知道实体经济能做什么,钱好像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有价值。企业家拿钱存在银行→银行家把钱分拨给不同的机构投资人→机构投资人投资到股票公司,试图产生自由现金流来提升股票价格。分发股息,或是回购股份,然后周而复始。
④ ③只有在一个明确的未来中,钱才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一个没有规划的未来是不可能越变越好的,每个人也都是一个投资者。就像我们选择一份职业是因为相信自己选择的工作在今后的几十年中会变得很有价值。
⑤ ④明确的目标可坚定人的信念,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去做好这一件事。与其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终把自己变得毫无特色,不如努力以求独霸一方。
1. 垄断企业的特征
专利技术:实质性优势,替代品十倍最为合适
网络效应:从非常小的市场做起,你的目标是特定的一小群人,几乎没有人与你竞争
规模经济:初创设计时即应该考虑企业发展潜能,服务性企业很难做成垄断企业
品牌优势:打造强势品牌,如苹果的优质产品。乔布斯个人魅力等




第二部分:语言摘录
1. 初创公司往往是新科技的诞生地。
2. 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3. 有时候你不得不投入战斗。需要的时候,你不仅要战斗,还必须得赢,没有中间选择:不管通过什么方法,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还是暴风骤雨速战速决。
4. 投资组合:一旦你认为自己在摇奖,你就已经做好了亏损的心理准备。
5. 公司虽然在发展,却一直在亏损。但是音乐在播放,我们没法责备那些随音乐舞动的人。
6. 从后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都知道如果赢得当年那场竞争,我的人生就会向坏的方向转变。如果当年留在了最高法院,我可能这辈子只能录取证言,起草别人的商业协议,而没有机会自己去创造新事物。很难说这两条路的差别有多大,只能说机会成本真的很高。
7. 初创企业宁可过小也不能大:在小市场内占主导地位比在大的市场里要容易得多。在一个特定的利基市场里占据主导,然后根据核心事业扩展到相邻市场。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