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前言&序
你的创业如果要获得大的成功,必须是从无到有,从0到1,而不是从1到N。从0到1,你做到的是垄断,从1到N,你是在跟众多竞争者厮杀,利润薄弱竞争巨大。从0到1,意味着你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秘密,这个秘密越是难解越是有价值。
从0到1是非零和游戏,从1到N是零和游戏。
企业的经营分为三层:
1、企业只是制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2、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组织基因;
3、企业创造了社会基因或者思想基因;
企业创造的基因影响了社会文化和观念,乃至改变社会进程,这就是质变。
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其它物种,是因为人类有创造奇迹的能力。我们称这些奇迹为科技。
第一章 未来的挑战
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跟别人有不同看法?
世界必然会变得不同,但变化必须是基于当今的世界。针对这个反主流问题的多数回答都是对现在的不同看法,而好的回答应该尽可能地使我们看到未来。
水平进步和垂直进步。
水平进步是可见的,垂直进步则要去探索新道路——从0到1。
水平进步:例如全球化——把某地有用之物推广到全世界。
反主流问题的回答:大部分人认为世界的未来由全球化决定,但事实是——科技更有影响力。
我:嗯,国的优势,并非因为现在它是最发达国家,而是因为它有创新力,未来是由科技决定的,中国把美国的科技都复制了,也赶不上它,因为这只是从1到N。
初创公司遵守这一一个原则,你需要和其他人合作来完成工作,但也需要控制规模,是组织有效运转。
第二章 像1999年那样狂欢
网络泡沫破灭:dulis
全球化代替科技成为未来的希望。90年代从“砖块到网络”的转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投资者又重新把目光放到了砖块(房地产)也金砖国家(全球化)上,结果造成了另一场泡沫——这次发生在房地产市场。
经历过网络泡沫的人受到的教训:
1、循序渐进;
2、保持精简和灵活性;
3、在改进中竞争;
4、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
但这些教训也许是错的,它的对立面才正确:
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2、坏计划也好过没有计划;
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
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要想建立新一代企业,我们必须扔掉旧教条,但并不意味着那些教条的对立面就一定是正确的。要问自己:你对企业的认识有多少是基于对以往过错的错误反应形成的?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第三章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公司没有成立?
能创造价值还不够,你还必须抓得住自己创造的部分价值。
航空公司创造的价值虽然比google高,但是利润却低得多。多家航空公司之间存在竞争,但是google却只有一家。完全竞争 VS 垄断。
如果处于完全竞争之下,利润就会消失。企业家们从中获得的教训很清楚:如果你想创造并获得持久的价值,不要只是跟风建立一个没有特色的企业。
垄断者为不受干扰的获得垄断利润会夸大竞争。
google把自己定位为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搜索公司、网络广告公司,可以躲开注意力。
创业家通常倾向于对市场竞争轻描淡写。
非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定义成各种更小市场的交集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相反,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描述成若干大市场的并集来伪装他们的垄断性。
垄断者除了想着赚钱外还有余力去想其它事情,而非垄断者就不行。在完全竞争中,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不可能对未来进程长期规划。想要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取垄断利润。
专门有部门努力创造垄断企业(授予新发明专利权),尽管也有另外的部门在扼杀它们(实行反垄断措施)。
为什么经济学家把竞争当成一种理想状态呢?
他们把个人和企业看成可互换的原子,而非独特的创造者。所有能源都是平均分配的,所有事务都趋于静止。如果你的公司处在竞争平衡中,那它的消失对世界丝毫没有影响,而和你公司相差无几的其它竞争企业随时准备取代你的位置。
在经济理论之外的现实世界中,每个企业的成功恰恰就是因为它做了其它企业不能做的事情。因此垄断并不是商界的症结,也不是异常存在,而是每个成功企业的写照。
第四章 竞争意识
模仿性竞争的危害也行能解释为什么患有像阿斯博格综合症(患者有社交障碍)这种病的人目前在硅谷更占优势。这些人读社会动态没那么敏感,因此不会盲从跟风。
第五章 后发优势
一般而言,专利技术在某些方面必须比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
要做出10倍改进,最明确的方法就是创造全新的事物。
1、专利技术
2、网络效应
3、规模经济
4、品牌优势
当乔布斯返回苹果时,他并不只是把苹果打造成一个很酷的工作场所,他还削减了生产线,只专注于少数能得到10倍改进的机会。没有科技公司可以只靠品牌发展。
一个初创企业完美的目标市场是特定的一小群人,而且几乎没有其它竞争者与你竞争。
企业家往往低估了循序渐进发展市场的意义,其实市场需要有纪律地逐步扩大。最成功的公司会先在一个特定的利基市场里占据主导,然后扩展到相近市场,它们的创业故事类似,都是由核心事业逐步向外扩展。
如果你准备扩张到相邻市场,不要“破坏”,要尽可能地躲开竞争。
第六章 成功不是中彩票
一个明确的愿景可以坚定人的信念。与其努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还美其名曰“全能人才”,一个目标明确的人往往会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去做好这一件事。与其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终却只把自己变得毫无特色,不如努力培养实力,以求独霸一方。
对于一个未来不明确的乐观主义者,公司是最奇怪的地方:没有一个计划,你有什么理由希望自己的生意成功?达尔文主义在其他环境中也行是个有用的理论,但是对于初创公司,最有效的还是富有智慧的设计。
初创企业是你可以明确掌握尽最大努力的机会。你不只拥有自己生命的代理权,还拥有这世界上某个重要角落的代理权。而这一切要从抵制不公平的概率主宰开始,因为你并不是一张被概率决定命运的彩票。
第七章 向钱看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福音》第25章29节)
我们所在的世界不是正常的世界,而是处在幂次法则之下。
你应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你擅长的事情上,而且在这之前要先仔细想一想未来这件事情是否会变得很有价值。
第八章 秘密
成为常识的真理虽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优势,因为它已不是秘密。
常识-->秘密-->神秘之事
很多人都不相信还存在有待挖掘的秘密,他们认为世界充满了常识和未解之谜,对探索秘密失去了信心。
事实是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有坚持不懈的探索者才能发现它们。
包括Facebook在内的众多网络公司(它们的商业想法都极为简单)常常被低估也是同样的原因,即对是否存在秘密存在争议。回头想想:如果看起来如此简单的想法都能支撑起重要而有价值的企业,那么一定还有许多好公司等待我们去创办。
第九章 基础决定命运
早先的错误决定一旦做出(比如选错合伙人、挑错员工),之后就很难改正。而要纠正这些错误,公司可能面临几近破产的危险。作为创始人,你的首要工作就是打好基础,因为你无法在有缺陷的基础上创建一个伟大的企业。
现在我考虑投资一家初创公司时,会考察其创立团队。技术能力和才华互补固然重要,但创始人之间的了解程度和他们合作的默契程度也同样重要。创始人在共同创业前应有深厚的交情,否则就是在碰运气。
所有权:谁在法律上拥有公司的资产?
经营权:谁实际上在管理者公司的日常事务?
控制权:谁在形式上管理公司的事务?
典型的初创公司将所有权分配给创始人、员工和投资者。经营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享有经营权。董事会,通常由创始人和投资者组成,形式控制权。
事实上,大董事会根本不能进行有效监督,它仅仅为实际运营组织的独断专行的领导提供掩护。如果你希望摆脱董事会的控制,那就尽可能扩大其规模。如果你希望它高效运作,那就缩小规模。
任何用现金支付的薪资都关乎现在,而非着眼未来。
第十章 打造帮派文化
时间是最宝贵的资产,将时间浪费在不能长久合作的人身上得不偿失。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上建立持久的关系,那么你就浪费了时间——即使纯粹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
提供不可替代的工作机会:为什么第20个员工要加入你的公司?
有才华的人不需要为你工作,因为他们有众多选择。
唯一的好答案必须是针对你的公司量身定制,有两类好答案:一类是关于公司使命的,一类是关于团队的。
公司使命:有什么使命激动人心呢?不是解释工作的重要性,而是解释为什么你在做别人从未想过要做的重要事情。在PayPal,如果你为创造虚拟货币来代替美元的想法而兴奋,那么我们愿意和你交谈,否则,你不适合这里。
团队:有使命还不够,应聘者还要问:“我愿意和这些人共事吗?”,因此你还要解释为什么你的公司适合他。
总之,不要打福利待遇之战。奔着免费洗衣或宠物看护而来的人是不会成为你团队中一名合格成员的。
你只需要提供健康保险之类的基本福利,并许之其他公司无法提供的,即同优秀同事一道完成不可替代工作的机会。
要保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员工的外卖和国籍并不重要,但他们必须同我们一样痴迷于数字货币。
内部冲突就像是自体免疫系统疾病,致死的原因可能是肺炎,而真正的死因却隐藏在内部,无法一眼看出来。
第十一章 顾客不会自动上门
销售人员都是演员:他们的第一要务是说服,而不是真诚。
推销是产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复杂销售:一单的金额巨大。
一般销售:关键要建立起流程,让精悍的销售团队尽可能地向广大客户推销产品。
有推销员 & 无推销员。
你就是推销员
第十二章 人类和机器
作者喜欢拿全球化跟科技做对比。
科技是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逃避竞争的唯一方式。虽然计算机越来越强大,但它们不能取代人类:它们只起补充作用。
人机结合。
第十三章 绿色能源与特斯拉
清洁能源公司需要回答的7个问题:
1、工程问题:
你的技术具有突破性,而不仅仅是稍有改进吗?
2、时机问题:
现在开创事业,时机合适吗?
3、垄断问题:
开创之初,是在一个小市场抢占大份额吗?
4、人员问题:
你有合适的团队吗?
5、销售问题:
除了创造产品,你有没有办法销售产品?
6、持久问题:
未来10年或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吗?
7、秘密问题:
你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
清洁技术与其说是环保必需的技术,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十四章 创始人的悖论
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
循环开始于不同寻常之前,最终这些人会表现得更加非比寻常。
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人许多都是创业者——他们不见得创立企业,但是每个名人都在建立并培养自己的个人品牌。
声名远扬之人与臭名昭著之人组成了大众情感宣泄的通道:他们因成功而被赞美,因灾难而被指责。远古社会面临一个最重要的基本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冲突,社会就会四分五裂。因此,当瘟疫、灾难、暴力斗争威胁和平宁静时,将骂名转嫁到所有人一致赞同的替罪羊身上对社会是有益的。
创始人的重要性并非源于自身工作带来的价值,事实上,优秀的创始人能使公司的每个人发挥所长。
结语:停滞不前,还是临近奇点
未来是美好的~
我们当下的任务是找到创新的独特方式,使得未来不仅仅与众不同,而且更加美好,即从0到1。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独立思考。只有重新认识世界,如同古人第一眼看见这个世界一样新奇,我们才能重构世界,守护未来。
-----------
成功的企业、企业家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发现秘密,从0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