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_中国的奇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中国的奇迹 > 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
墨晶临溪 中国的奇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12-10 14:12:00

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是林毅夫所写的用经济学方法讨论中国的资源结构、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改革等问题的专著,全书用经济逻辑来看待1949年以来中国的走向与政府决策。作者主要从国家战略、宏观经济政策、要素配置制度以及微观经营机制四个层面来展开讨论的。

一、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逻辑
   1.逻辑起点:重工业化优先增长目标
        国家领导人出于赶超发达国家、政治因素以及工业化资本积累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方向。
   2.宏观政策:降低重工业成本
        为了发展重工业,有必要降低重工业的生产成本,具体政策为通过管制方法压低利率、压低汇率、压低工资及原材料价格、压低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价格。
   3.资源配置:国家直接配置
        在市场中,压低生产要素价格会造成供给与需求间形成巨大缺口,为了使资源能顺利配置到重工业中,国家实行计划性的资源配置制度。具体措施为金融垄断,外贸外汇管制,重要物资统一调配。
   4.微观经营机制: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
         国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配置资源,在城市中将私营企业国有化,农村则是人民公社化。

二、改革的逻辑
1.微观经营机制:建立劳动激励机制
     农村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中国有企业改革则经历了三个阶段:(1)1979~1984年,给予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所有权;(2)1984~1986年,改革税制,实行经理负责制;(3)1987年至今,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2.资源配置:市场配置
         实行微观经营机制改革后,企业开始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利润和产品,迫切需要改革原先的资源计划分配制度,以在市场中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由此国家逐步在物资管理、外贸管理与金融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
3.宏观政策:价格改革
          放开资源计划分配后,价格的双轨制造成了市场的混乱和不平等竞争,由此需要改革宏观政策环境,即广义的价格改革,包括物资价格改革、利率改革、汇率改革及工资改革,具体的方向就是市场化,

三、总结与评价
这本书对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做了一个整体的解读,试图整理出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建国初期是一种为了实现重工业化的目标而进行从上至下的管制,而改革的逻辑则是自下而上,通过微观层面的冲击不断倒逼上层进行改变。
本书在尝试回答四个问题:(1)为什么在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2)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在某些方面进展迟缓;(3)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4)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
对应的回答分别是:
(1)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重工业化发展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是中国所具有的资源比较优势能够发挥出来。
(2)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活——乱”循环,根源在于经济改革过程中一部分环节的改革先行造成了经济体制内部的制度不配套,而走出“活——乱”循环和解决其他诸多转型过程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把改革深入到宏观政策环境的层次,使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在比较优势战略下形成新的内部一致性。
(3)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坚持改革,就能克服前进过程中的困难,逾越各种障碍;而不断获得成功的改革又将有力地支持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
(4)中国改革成功地一个重要保障是采取了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渐进道路,相较于东欧和前苏联,这种温和的改革方式并未产生巨大的摩擦和社会动荡。
林毅夫将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失败与改革后成功的原因归结为是否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具体而言,建国初期,农业占比很高,资本积累不足,却要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由此必然要牺牲农业和私营企业,最终导致经济的下滑。改革后,放开微观企业经营的管制,利用自身的劳动力优势,释放农业和轻工业的潜力,通过市场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比较优势理论是林毅夫的一贯观点,也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目前改革依然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微观经营层面上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资源配置中物资配置基本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金融领域的管制还未放开,宏观上的利率、汇率的改革也还在进行中。
当然这本书的讨论也只仅限于经济逻辑层面,而剥离了政治的考量,缺乏对改革的政治激励的考察,而现在看来经济改革能否彻底完成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政治层面能否削减改革的阻力,这也是杨小凯认为应先进行政治改革的原因。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