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鸽靶》(又名《诚信的背后》)读书摘要_诚信的背后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诚信的背后 > 《泥鸽靶》(又名《诚信的背后》)读书摘要
justlaugh 诚信的背后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2-28 12:12:53

《泥鸽靶》(又名《诚信的背后》)读书摘要

        根据我对衍生品和投资银行业有限的了解,本书对衍生品的介绍算是非常详实生动了,作者应该是努力的在通俗易懂和详细具体之间寻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充分的说明了衍生品的原理和运作情况,有理有据,并且基本如实的介绍了作者并不太长(但已经足够了解衍生品运作)的投行职业生涯。读后感就不用写了,作者在“尾声”里说的就是我想写的。简单的说,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工具,如果善用它,它就可以为避险发挥很大作用,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类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会被滥用;这本书也是这样,有人看了它,会学会远离衍生品或者善用衍生品,有人会向往或投身到快速赚钱甚至大笔赌博的职业生涯。
        
        摘录评论1:第56-57页,投行的衍生产品说明文件,表面注明“保密文件”,下部很多小字进行免责条款说明,这种法律设计,都是因为最早的投行业务都是合伙制的,需要尽量避免大额的赔偿责任(尤其是有无限责任的时候),所谓买的不如卖的精,投行业务风险是必然的,而且必然很大,所以,做投行业务一定要把免责条款设计全面,但作为中介服务方,又要淡化这些免责的影响,所以形成这种局面。
        摘录评论2:第49页、第61页等很多篇幅都说明了衍生品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一方面,通过证券重组及与评级机构的“沟通”工作,将一些不好卖的高风险证券转化成(表面上)具有3A评级的衍生品,更加好卖;另一方面,帮助一些更有赌性的投资者获得按照合规要求无法获得的机会,比如,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投资表面上看起来是3A级的债券,实际上是与汇率挂钩的衍生品,债券投资变成了赌外汇。
        实际上,作者最后又提出了一种需求,就是为了短时间在账面上弥补亏损,就是第十章描述的衍生品,同样面值的两种产品组合(各一半),一个是实值远大于面值的按揭证券息票,另一个是实值小于面值的零息债券,组合出售给买家,然后买家再按照实值将前者那一半卖回给投行,从而获得较大的账面利润,将后者的实际亏损隐藏起来。买家以此解决迅速弥补经营亏损或者创造利润的问题。按照作者的讲述,这种方式广泛用于日本金融企业,其实,安然破产之前转移亏损的手法就有点类似这种,只不过还没有这个衍生品巧妙和隐藏更深,未来说不定中国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为投资者一定要做好思想转变和对衍生品深刻认识的火眼金睛。
        摘录评论3:第73页,投行起名的奥妙,从“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再到“新兴国家”定名,资本运作,细节也很重要。
        摘录评论4:第31页,辞职的时候面对加薪挽留要说“摩根士坦利的工作具有一个更好的前途”,暗示对方的价钱比你给的价钱要高得多,雇主的挽留代表就会放弃了;第74页“只要我告诉别人我是新兴市场专家,我就能成为新兴市场专家”,对于所有的求职来说,这都是一个策略,而且,对于一些投行业务来说,其实原理并没有那么难,而在销售推广的时候,投行人员不得不在表面上尽全力扮成专家并且全力学习。这两点,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投行行业的文化渗透到了绝大部分从业者的血液里,就是急功近利(当然,某种程度上也是刻苦努力的动力),尤其是在衍生品领域,或者说在利润亏损更快见效的产品上。
        摘录评论5:第80-84页,第一个比较标准的衍生产品PLUS票据的运作过程及简化原理,其实,中国的信托理财产品正在逐步向此靠拢。
        摘录评论6:摩根士坦利的“风险蓝皮书”制度,值得金融企业借鉴,定期对金融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对其后果进行讨论,相应的准备一些应对或风险缓释措施,这也是金融企业智力资产和持续改进的有效措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