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_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 > 读书笔记
火星小姐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2-15 12:12:09

读书笔记

以前非常不理解那些反对国家政策的人,看完以后觉得自己不会像原来一样傻乎乎的过活了。作者的在文中对分税制、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保的分析对我来说很有启发。为了不会看完就忘,特此做了一部分读书笔记。

宏观经济管理
保8=GDP保持8%的年增长率=解决就业问题

社会财富的分配体系
以2010年GDP39.8万亿元为例。
1. 全国财政收入(含税收与非税收入):占21%,8.3万亿。
2. 土地出让金:6.8%,2.7万亿。
3. 全国社保基金收入:4%,1.7万亿。
4. 垄断央企隐性掠夺:国资委下属央企营业额税后占38%,15.21万亿(税1.48万亿)(“两油”,电信、移动、电力、金融等等。)
5. 印钞机:年平均CPI按8%算(消费物价指数。)
6. 房地产销售总额(扣除土地出让金、税费等)约5%,2万亿元。
-----------------------------------------------------------------以上共计83%,部分有重复计算-------------
7. 剩下17%由全社会各行业占总人口80%的人分配,各行业领头羊再拿走这些财富的大头。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投资带来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引发出口狂潮,为保出口故意降低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贬值造成外汇储蓄过多,外汇储蓄带来海外投资狂潮,外汇储蓄过多还造成人民币流失,财富蒸发。

消费力低下,人民薪资涨不过通货膨胀,过高的银行储蓄致使政府过量印刷钞票,过量钞票又造通货膨胀的闭环。

判断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基础指示:
1. 中国政府直接掌握的资源。
外汇储存总量;
国有企业资产价值(包括国有昂因资产);
财政收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央行,政府印钞机。
2. 中国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
巨额的政府投资;
货币利率管制(如银行存款利率);
汇率管制;
行政干预(如房地产限购)。
3. 中国政府可以动用的潜在资源。
土地。
金融。
垄断领域开放(全社会80个行业,国企可以做72个,外企可以做61个,民营可以做42个)。

西方国家经济长期增长乏力的两大原因
1. 长期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
2. 政府债务过高,严重影响投资拉动经济的能力。个人债务过高,导致家庭还债先于消费,严重的导致次贷危机。

中国经济的难题,保增长or控通胀?
中央解决思路:保增长的前提下,建立货币蓄水池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通过空间换时间,最终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目标。
第一阶段货币蓄水池(1994-2000)教育、医疗、房子市场化来拉动内需,也飞快吸纳了超发的货币。十几年间,普通民众很快就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于是消费再次低迷,拉动经济又落在了投资和出口的路子上,恶性循环。
第二阶段2000-2011中国股市三功能:
1. 为亏损国企买单。90年代的亏损由国家买单,94年出台分税制(中央拿税收大头,地方政府拿小),稍有缓解。股市出台后,只要有国企上市,所有亏损由股民买单。
2. 货币蓄水池。短时间发行超多只股票—集资,我国20年发行超过2000只股票,同比美国100年发行8000只,香港33年发行800只。市值-2007年超过30万亿,2011年下跌至15亿,大量财富蒸发。
3. 吸纳超发货币再进行蒸发。中国股市特点,通货压力巨大时股市无牛市,这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需要将钱套牢在股市,以免流入市场民生领域后,通货膨胀无法控制。

房地产火热的起源
94年中央出台分税制改革,税收分为了国税和地税,税收有四大板块:所得税、关税、流转税(主要为增值税)、营业税。国税拿走前三块(占总额的80%+),地方政府变成了为吃饭而奋斗的地方财政。
95年,为安抚地方财政,中央出台新政策:土地出让金90%规地方所有。当时还不流行卖地炒房。
98年国务院取消了福利分房,启动了银行按揭,但当时设计的住房改革方案为:低端人群用廉价房解决,普通百姓政府建经济适用房,高端人群才用商品房解决居住问题。1998-2003,政府投入了好几百亿解决了大约700万人口的住宿问题。
2003年,住建部出台文件,用“带保障性质的商品房”替代“经济适用房”,所有人被推向商品房市场,房地产一下火了起来。

房地产暴利的一面:利润20-25%左右。预售许可制度,开发商先收钱,两年后给房。

房地产不暴利的一面:有时是亏本抢地,因为一旦房市遭遇宏观调控,房价上涨不上去,拿地越多的企业就承担越大风险。

通过对房地产行业利润的分析,可以发现房价实际下调的空间到底有多少:降价20%,很多项目已不赚钱;降价30%,大多数项目一定亏损;降价40%,房地产全面崩盘,大量开发商跑路,大量烂尾楼出现,可能导致整个经济崩溃。

所以,即使是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房价下降也不可能超过20%-25%。



中国社会经济链条
政府—金融有—房地产—商铺持有者—零售界—制造业

 看到产业空心化这节,文中描述一家有20年历史的著名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制造民企,卖1辆摩托车的纯利润不超过50元,企业的生存模式是拖欠配套厂家的应付款,然后将寄出来的款项投入资本与金融市场,获得高额回报,我不禁在想,那些大厂家,比如在常熟建了那么大厂的奇瑞,他们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样的。


作者在2012年提出的疑问“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在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物资不短期的背景下,政府为什么不考虑双胎制?”在2016年的今天已经得到了解答。

中国老龄化将在2035年达到高峰,那时候我45岁,正是供养4个老人,1个小孩的时候。

在一个国家中,只有干活的远大于退休的才不会出现老龄化危机,那么人口这个基数是永远在不断增大的,人口减少会引发金融危机,人口增多会引发资源危机,我感觉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社保危机
社保,大致就是五险一金。
1、缴费标准: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工资总额低于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社会平均工资60%缴费。高于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缴费);
2、养老保险: 单位20%、个人8%;
3、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
4、失业保险:单位2%、个人1%;( 农民合同工个人不缴纳)
5、工伤保险:以从事行业风险确定比例单位0.5%、1%、2%;
6、生育保险:单位0.7%(有的地方是1%)

我国社保金出现巨大缺口的原因:
1. 历史原因
目前退休人群以前是没有缴社保的。在80年代,国家实行的是低工资高福利模式,所有企业利润都由国家统收统支。所以当时百姓的“低工资”已由国家统收统支间接支付了,但由于当时国家并没有专门建立一个社保基金,所以现在退休的人个人账户上没有或很少有养老金,所以国家实际上是用现在个人账户上缴的社保金还以前的历史欠账。
2. 稳定原因
过去退休人群养老金很低,由于通货膨胀,基数很低的养老金已不足以支持老人或在现在的社会,所以国家近几年来连续6此提高退休人员工资,加大了社保金支出压力。
3. 社保覆盖面不足
虽然社保带有强制性,但很多企业和个人都不愿缴纳。

养老金发放基数:个人账户/139+上年度职工工资的20%
缴费模式:
每月个人工资提取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公司提取2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
等到退休时,个人账户的钱除以139,然后逐月返还。(国家规定的60岁退休, 个人账户分139个月领完。个人认为这个是人均寿命数。即中国人目前平均寿命是71岁多,折算下来,从60周岁往后查是139个月。)

书里的论调是社保交的越多越不划算!
单位所缴进入社会统筹体系,个人领取时,是按当地职工平均公司的20%发放的。而自己交的那部分,虽然钱还是那些钱,但因为通货膨胀,领取时购买力肯定不如当年缴的时候。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