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冰冷而知温暖----读《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龙无首_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 > 见冰冷而知温暖----读《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龙无首
朱文食緊萝卜糕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4-23 13:04:20

见冰冷而知温暖----读《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龙无首

原帖地址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977296.shtml
       一周前,有位天涯的网友向我推荐了一篇帖子《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以下简称《冰冷真相》),就去看了看,发现这篇“flp713”写的帖子确实很火,自2011年12月10日开始到今天,主帖点击量已达五百多万,回复一万五千多条,而扫视一下内容,发现有些熟悉,想了想,才记起前些日子好象在哪里看到过其中部分内容,显然是有人在网络上摘录推荐过。
  仔细看看,帖子的内容确实不错,文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清晰流畅,虽然内容可能许多其他经济学家早有论述,但很少有他这么简单、清晰、通透、直接、一目了然的。所以,虽然作者张口“文盲”,闭口“文盲”的骂着读者,但无数网友仍然蜂涌相从,甘愿以“文盲”自居,企求作者更多的指点。
  我对这个帖子很欣赏,除了其许多观点与我非常一致外,也有另外一点,即听那推荐的网友说,作者曾在微博中推荐过我的一篇文章《是什么遮蔽了时寒冰的眼睛》,他就是因作者的推荐才找到我的。其实,《是什么遮蔽了时寒冰的眼睛》就是我在09年写的《以觉醒抗拒掠夺》,当时我发在天涯的“关天茶舍”等论坛,收入当期《关天网刊》;后来,还因这篇文章获得了绍兴E网的年度人物称号和独立思考奖章。但此文当年虽然引起一定反响和转载,但读者面并不广。2011年初的时候,却突然在好几个网络论坛被人改名为《是什么遮蔽了时寒冰的眼睛》重新发了出来,引起较大反响,特别是凯迪的猫眼看人和天涯的经济论坛,关注和回复都比较多。《冰冷真相》作者“flp713” 无意中也看到了此帖,并“足足看了三遍”。
  于是,惺惺相惜之下,也就在“flp713”的微博中回复了一句。第二天,他就发来信息,加为好友。此时,我已经得知“flp713”的真名叫袁浩,他的《冰冷真相》已被出版社看中,正在出书。QQ上聊了一阵后,他就让出版社给我寄了一本新书,23日收到,却是比袁浩自己更早拿到了新书。
  袁浩说,他新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我《以觉醒抗拒掠夺》中的一些观点。这让我有些洋洋得意:已经有二本书受到我这篇文章的影响了。另一本,是时寒冰的第二本书《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这二天捧着新书阅读,老实说,最初的感觉是不如读网上的帖子舒服。原帖中一些率性而为的口头禅(如不绝于口的“文盲”)被删,少了许多生动趣味;其实,虽然一些读者对被骂“文盲”而不高兴,但更多网友读者,却是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爱意”,理解的人都明白,这是一种爱之深而恨之切的意味,并不真是污辱性的辱骂。书中这些一概没了,却是反而令人若有所失。另外,可能是因出版的关系,书中的语调温和了一些,与网帖相比,就”冰冷”的程度而言,下降了不少,也使书的魅力也少了许多。
  袁浩先生在重庆从事房地产投资、咨询、项目策划等工作,喜读书,好思考,学识和论述虽然没有专业经济学者的严谨与周密,但观察力和思考力,却在许多学院派的经济学者之上,特别是在联系中国现实对宏观经济的解读方面,在向普通人群讲解现实经济真相,传播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的基本知识方面,确是特别擅长,虽然也有一些朋友认为其观点无多少原创性和出奇之处,但我认为,他表达的方式与技巧,能够让那么多网友恍然大悟,怵然惊醒,就是上善之举,功莫大焉。袁浩先生是把许多艰深枯燥的宏观经济知识,经自己深入思考,以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专业知识与普通民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大部分读者从中可以一窥其中奥秘,实是有莫大启蒙之功。
  我在《中国的“死路”》一文中曾说过:“对知识的传播者和信息的公开者,民众无论致以多崇高的敬意也是不过分的。”无疑,网友读者们对《冰冷真相》的喜爱和热捧,也是源于作者竭尽所能的向读者传播他的所思所得。
  《冰冷真相》的亮点,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揭示了中国管理层的内在隐秘思路,这是许多人光看政府经济报告领悟不出的东西,对普通民众理解中国宏观调控的实质有很大帮助。
  二、 以三个阶段货币蓄水池来形容三十年来经济改革的总体趋势,非常生动形象。
  三、 对未来中国土改的论述,相当深入和到位。
  四、 对中国产业链的困境揭示,比较形象和深刻。
  但是,由于从2011年12月开始写帖到本月出书,不过短短三、四月,时间上很是仓促,许多内容可能是临屏而写,在论述细节上也就有许多问题和不妥之处,某些建议、呼吁也不怎么切合实际,一些论述、判断有可商榷之处。如昨晚我向袁先生指出,该书196页中有一句:“对于税收这个蛋糕的划分,应该把增值税等流转税全部划给地方”,我说这个建议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的话,中央政府真的要喝西北风了,把增值税从目前的75%归中央,25%归地方,改成中央和地方各得50%,或四六开,才是比较合适和切实的。
  《冰冷真相》作为一本启蒙性的宏观经济读物,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影响其基本的立论与判断。
  不过,最后部分对中国未来10年六大危机、对策和出路的论述,我不怎么满意,感觉袁浩没有把握住关键的东西。我觉得,他列举的人口、社保、国进民退、产业升级,资源透支、水、粮食等诸大危机(好象有七个了)中,人口、社报、国进民退等都属于制度问题,可以归属到一个制度危机内。后面的资源透支、水、粮食都是资源问题,也可以归属到一个资源危机内。
  所以,我想就危机和对策的问题,也陈述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最大危机,是制度危机。当前的经济制度,已经大大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进度,成为制约宏观经济良性发展的主要阻力。但这些经济体制方面的危机,不是单纯靠经济政策能够改变或扭转的,目前经济改革到深水区遇到的问题,需要政治改革才能解决。袁浩建议用理论创新来获得制度红利,是其中一个方面,但他指的好象只涉及经济领域,这是我认为不够的。
  第二大危机,也不是资源危机,而是人才危机。中国产业想要升级,除了体制方面的问题外,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虽然中国人口世界第一,但能够担当开创性重任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却是极端缺乏。人才问题的根源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源头,又是政治问题,。
  第三大危机,才是资源危机。这个是国内的官方、民间经济专家、学者们最喜欢讲的,我就不多说了。但袁浩在书中提到了“荷兰病”,又针对国内经济状况,指出“越是资源丰富的省份,到后来经济发展越是缓慢”。我却觉得甚有品味之处,对国内许多过度重视资源作用的观点,我觉得是一帖很好的清凉剂。因为从这里可以推论出,自然资源不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最重要的资源,良好的制度和高素质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日本、香港等地都以资源贫乏之地,取得发达繁荣之经济,即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凡是在宏观经济中大谈特谈什么资源争夺,却忽视制度及人本身作用的所谓专家学者,我都是蔑视之。
  袁浩提供的第二个对策是中央向地方让渡财权、事权,鼓励地方改革创新。这是我非常赞成的观点。但这里有一个隐藏着的问题,即地方政府如果利用中央的放权胡作非为怎么办?不解决这一点,中央就有借口集权集财,相信皇帝不相信贪官的普通民众也可能不会领情。有中央集权思维倾向的传统文化,确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意识形态。前段时间,有个名人在微博大谈地方架空中央的危害性,我就回了一句:“地方架空中央没什么可怕的,只要让民众再架空地方政府就行。”
  所以,我的观点是,还财权、事权于地方政府,远远不够,要还权于民,还财于民。要让国民真正有政治权利,有选举、罢黜地方、中央领导人的权利,享有自己创造的大部分社会财富的权利;要让民营企业、民间自治组织架空各级政府的许多非法管制机构,替代垄断国企(国企的实质是官有,而不是全民所有,官有垄断企业于市场经济而言,是社会的毒瘤,有百害而无一利),直至废除地方和中央名目繁多的和谐机构,才能真正实现让人民当家作主的诺言,才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相匹配。
  前几天,袁浩把我拉入了他创建的“宏观经济”群,因网友经常讨论一些社会、政治问题,就有另外的网友建议只讨论经济问题。但正如袁浩所说,政治与经济是一体二面。我在《以觉醒抗拒掠夺》一文中也多次强调,利益只会跟随权利而走,有政治权利的人,才会有经济利益上的确切保障。所以,最长期的投资,是对政治权利的投资。最长远的赚钱途径,是对自身政治权利的争取和捍卫。不愿或不敢谈政治者,不配享有社会财富!
  如果你默认某组织才能谈政治,那也就等于承认只有某组织才能享受、支配整个社会的财富,你只需做好奴隶的本份就行。
  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被掠夺者的权力和财富,只会在抗拒掠夺的过程中有所增长;被奴役者的自由和尊严,只会在反抗专制的过程中有所提高。洞悉世间残酷冰冷的真相,你的灵魂才能震动和觉醒,而每一个觉醒了灵魂,勇于表达独立意见、捍卫自己权利、财富和尊严的灵魂,即是人间的火炬和灯塔,既给自己以信心与力量,又给他人以温暖和支援,从而使我们生活的世间,多出一份走向光明的希望。

  2012.3.26-27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见冰冷而知温暖----读《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龙无首”的回应

JESUISCHARLIE 2013-01-22 00:26:07


其实一说 中央不能管地方,地方不能管小区

立刻有人说, 这样就乱了

但综观世界,有几个国家地区不是这样呢?

自己的事情自己管,才是最有效发挥自由

最有价值的,就是人的创造力

而不是管束力,后者是 一批 压抑 另一批....

大耳朵图图 2013-01-21 22:36:24

对于作者关于中央向地方放权的观点表示赞同,中央政府不仅仅应该向地方政府放权,更应该向社会广泛下放权力。我个人认为,其实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根源还是在于民穷,包括民营企业和老板姓的普遍不富裕,如果民间的经济能力较强的话,许多地方治理的事物都可以交由社会力量来治理,如同发达国家一样,地方政府退出经济,社会事业分权于社会,集中力量做好公共服务即可。教育、敬老院、社会事业等主要由社会力量来进行治理,这并不等于说把这些事业市场化,而是由民营资本和有能力的老百姓在广泛监督的前提下进行运营。当然,要形成这样的局面,必须要先做到藏富于民,这就又回到袁浩先生所提出的根本解决之道即改革上了。

阿懒 2012-10-05 21:35:02

所以,最长期的投资,是对政治权利的投资。最长远的赚钱途径,是对自身政治权利的争取和捍卫。不愿或不敢谈政治者,不配享有社会财富!
    如果你默认某组织才能谈政治,那也就等于承认只有某组织才能享受、支配整个社会的财富,你只需做好奴隶的本份就行。

浮生一日 2012-08-27 13:47:06

疾病还是要根治,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JESUISCHARLIE 2012-07-11 21:31:10

这篇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