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刺猬──请管好你的钱包_对冲基金风云录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对冲基金风云录 > 对冲刺猬──请管好你的钱包
Altai 对冲基金风云录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6-28 00:06:28

对冲刺猬──请管好你的钱包

摩根大通的客户经理最近很活跃,摩通收购了贝尔斯登后,服务加强,并向我们公司(一个私人家族基金)推销他们的另类投资组合,里面包括对冲基金、私贷基金和一些衍生工具。这都是他们的强项,客户经理很自豪地说,因为这些投资,使他们能在这一波大浪中脱颖而出。

对于这些投资工具我们并不陌生,公司曾经投资这些东西,认识它们的特性;但是我们不肯定客户经理自己知道得几多,而且目前这波大跌市还没有过去。

每种投资工具都有它的特性,要把握这些特性来获利需要透过实践,不能纸上谈兵。许多人刚念了一些理论、偶然买卖过些股票、培训了一些日子就想替客户出主意;但是管理百多万的资产,和管理数十亿有多种杠杆和透支、分散在不同银行的资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同投资工具在牛市和熊市的表现绝不相同,应采用甚么策略,是需要亲身经过了牛市和熊市的人,才能明白的。

公司曾经投资了一支对冲基金,购入后它每个月都下跌,整整一年,直到接近年底结算,它忽然大赚一笔,把全年亏蚀的都赚回不止。我们老板接受不了这种波幅,连忙赎回。那是07年股票畅旺的日子,要是今年,可能他会改变主意。

近读 Hedgehogging,很有启发,那是一种前辈人的肺腑之言,难得作者Barton Biggs不怕说自己的馊事,写专业投资者看错大势后那种患得患失,胃痛失眠,甚至破产改行的例子,深刻而真实。这种坦白够窝心的,所以我们看着一浪低于一浪的市况吓得心跳暴快,并非浑菜,祇是我们比不上他混得那么油条。

许多年轻投资者眼前祇有钱,对于一本有关投资的书,评价以实际操作为尚。Biggs是投资老手,写的不光是对冲基金,更是有关财产管理的老人言。他着眼的不是一天的得失,而是怎样能得百年富贵;但他又不是毕菲特那种强调价值投资者,一只股票恍眼就持有几十年,作者做对冲,对市场动量有十足经验。

1999年科网股灾爆破前,他比大市早了九个月开始做淡科技股,那时科技股像火箭冲天飞,而他的对冲基金却反而下跌,所受到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那不光是因为投资回报,那时人人都认为互联网会带来商业大革命,而他的坚持看来就是食古不化。他记得在一个讨论会上,他认为空调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下于互联网,论坛主持有意抬杠,问在场听众有几多人赞同,结果是2对80,80人认为互联网更重要,那2个支持者中更有一个是作者的太太。

那次他没有支持到底,在大市爆破前已经开始拆除对冲,在后来的调整中获利不多,虽然没有损失,但在爆破前的一段日子里,他的基金还是流失了好些客户。这正就是我们买对冲基金的经验──连续长期下跌,最后一次过赚回,但客户就吓得急急赎回离场。

Biggs常感叹,基金客户在基金下跌时固然赎回,但基金涨升太快,他们也会套利离去,优秀的基金很难持续维持资产规模,而客户总是在基金过了它的黄金时间后才加入。亦因这个原因,对冲基金总是强者越富,弱者越弱;成功的基金超额认购,向隅者众,绩效不好的基金,哪怕过去是多么的辉煌,有时连分析员也请不起。

这便产生了基金中的基金,有些基金专门替人买卖基金。这个在大陆市场好像还没有,我有朋友干这行的,买卖整个亚洲各国的基金,成绩很稳定。Biggs举出统计显示,多付点钱找人来管理基金,比直接买卖基金风险小一点,当然回报没有那么好,但这是值得的,起码基金中的基金还是跑赢大市指数,而波幅小很多。

这令我好奇,投资究竟需要几多的付出?认识的一家本地基金,聘请两三个职员,加上办公室、资讯费用等,每年开支二百万,管理十亿港元资产。耶鲁大学基金会,07年规模达225亿美元,雇用20名合约雇员,还有达100名外包投资经理,十年平均绩效达17.8%,是众多公共基金之首。有一定规模的财产要管理得好,一定要花时间做功课,光是聘请有素质的投资经理人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规范和管理;耶鲁大学基金会是哈佛MBA的著名案例,几乎是金融行业的必修科。

Biggs写得细腻,这是对专业投资者而言。例如讨论集体决策那章,还有写私贷基金、创投基金;和讨论资产规模的,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他写的尽是故事,就是一个个的案例,比满版的微分方程,实用得多了。

管理金钱并不容易,中国数千年历史,但没有几个家族,能把财富留存超过一个朝代。西方不同,欧洲十四五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的显赫世家,现在还是富甲一方的不少。中国每隔一段时期,财富总会易手,这可能也是好事;但另一方面,财产管理在我们是一种失落的艺术,要学习的还是很多。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对冲刺猬──请管好你的钱包”的回应

adu 2010-08-14 12:53:53

“优秀的基金很难持续维持资产规模,而客户总是在基金过了它的黄金时间后才加入。”中国市场也是一样。

fats 2009-09-25 11:52:30

握手 我觉得非常实用
关于 投资究竟需要几多的付出 我觉着 每天不是十几个小时看报告或跑现场 心里会非常不安

@鱼 2008-11-10 22:30:04

中国每隔一段时期,财富总会易手,这可能也是好事;但另一方面,财产管理在我们是一种失落的艺术,要学习的还是很多。

中国的剧变激烈多了!!

不為己身的榮耀 2008-10-07 19:42:20

艺术品的抗跌性不能算很好,关于艺术品的评价是会转变的很快,只是有着难以估计的内涵价值,总给人希望,以为艺术品抗跌吧。

吃松子的小松 2008-07-30 15:14:51

完全看错原油价格走势,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他也够难得的。不过的确写了些行业上的事情,能了解点东西

吴曼 2008-07-22 21:42:37

你好,不知道你们对艺术品基金如何看待?在动荡的08年,艺术品投资,特别是当代艺术部分,有着不小抗跌性

Altai 2008-06-29 12:04:25

十一个月下跌,最后一个月赚回,全年涨11%,去年这是很普通的成绩。今年只要不亏就非常好了。

[已注销] 2008-06-29 02:59:36

按个爪先

无人知道的小猫 2008-06-28 21:40:45

我们老板接受不了这种波幅,连忙赎回。那是07年股票畅旺的日子,要是今年,可能他会改变主意。

今年他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