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的未来取决于对冲基金的过去!_富可敌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富可敌国 > 金融业的未来取决于对冲基金的过去!
黑暗即是虚空 富可敌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2-16 14:02:37

金融业的未来取决于对冲基金的过去!

     美国金融业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不像中国金融业那么简单。中国金融业就是四大行,在国家没有完全实行大胆改革之前,中国金融业依然是以四大行为主旋律。
     正是因为对冲基金收益明显高于一般的共同基金,因此对冲基金也就成为了许多有钱人玩的投资项目。正如马拉比所言,金融界的未来取决于对冲基金的过去。
     那么我们就要梳理一下对冲基金的发展规律。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对冲基金的经理琼斯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对冲基金,是因为要规避当时法律的监管,为自己借款和卖空创造有利条件,而这恰恰是共同基金所不具备的优势。
     基于这一点,对冲基金冒的风险就要大的多了。
     虽然名字为“对冲”,实际上一点都不对冲,风险和收益总是相伴的。正如后来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即便是采取互不相关的策略,由于杠杆实在太大,遇到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对冲基金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永远记住,你可以对冲价格风险,但是你无法对冲流动性风险。
     对冲基金不像一般的基金有严格的风格类型,从对冲基金的历史来看,对冲基金属于什么都做的基金,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收购,或者购买林地,只要是存在超额收益的地方,就有对冲基金的身影。
     20世纪70年代是趋势交易的时代。即便是有效市场拥护者萨缪尔森也在趋势交易程序设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他还买巴菲特的伯克希尔的股票,只能说他是学术赚钱两手抓。)跟上市场趋势,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比使用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有用的多。
     而之后,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宏观对冲基金,游荡在全球货币市场,他们不玩涟漪,而是把弄巨浪。
     至此,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当时对冲基金的主流策略:宏观对冲,趋势跟踪。
      然而,随着计算机时代的来临和数学在投资上的广泛应用,新的对冲基金带来了更加先进的技术。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数量化投资的代表,依据严格的金融建模,寻找市场偏离价值的部分进行交易。该基金阵容豪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所罗门逃离出来的交易天才和收下一批干将,美联储高官,这被媒体誉为地球上每平方米智商密度最高的地方。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对冲基金历史上承前启后的案例。
      第一、它告别了传统分析,引进新技术寻找超额收益,这还得益于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
      第二、它的失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有人认为是数量化造成的,但我以为传统分析下的基金也有很多名不副实,这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它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忽视了肥尾,过大的杠杆使得它在流动性风险中完全暴露。
      在之后的次贷危机我们也会看到,超大杠杆所带来的去杠杆化操作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动荡,而这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时候还只是对市场的冲击。可见,人类善于学习成功(发展量化投资),却不善于吸取教训(控制杠杆)
       也正是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之后,人类社会金融21世纪,对冲基金引来了最大的变革,量化投资。
       量化投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为例,依据金融理论推出定价模型,寻找市场错误定价,这是绝对估值,当然还有相对估值,以高盛银行旗下的全球阿尔法为例,就是通过各种比值,通过历史数据检测收益,进行相应投资。
       第二种是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类型,即不依赖金融理论,只对数据进行挖掘,让数据告诉我们如何发现规律和利用。
       多数对冲基金使用的是第一种。而事实上,第一种方法忽视黑天鹅风险,致使次贷危机爆发之时,去杠杆化操作使得许多基金破产。这就好比大家都往一个门逃出去,多数人总是死在别人的脚下。
       由此可见,未来金融业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数量化,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再加上所谓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利用也许会达到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
       华尔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金融星球,而未来,我们会发现,也许我们真的变成了一堆数字。我们的行为会由几套数学模型表达,世界变动由数字提供。
       我们很难说这是不是好事,但是,正如《巨富》一书所阐释的,要想富有,你就得直面变革。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