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的由来_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的由来
小李匪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6-06-09 13:06:06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的由来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的由来

李华芳

  
  这本书由刘守英等人译出,虽然也译得不怎么样,但是的确激起了许多人研究经济学的兴趣,记得早年读书上周其仁先生的课,那是人手一册,一时间很有洛阳纸贵的意思。而纵观90年代的所谓经济学论文,只要涉及“制度”两个字的,甚少有不引用这本书的,当然那些错误也以讹传讹,可以推断很少有人研读原文。因此可见一个好的译本有多么重要。
  
  此书终于重版,但是错误不见修订,显然是出版社的过失,光顾着赚钱而不请译者重新修订一下。幸好这些原文大都耳熟能详了,否则被蒙了还傻乎乎的乐着呢。
  
  这本书和周其仁老师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是周其仁老师想要学习才会有这样一个译本。周其仁在《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一书序言的第四部分(p5)提到1987年UCLA的德姆塞茨的中国藉入室弟子肖耿访问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所,当时周在那任职,于是请肖多带些产权和交易费用学派的文献回来。
  
  此后,两三年内,周等人成立了一个读书小组,分头阅读肖耿带来的文献以及他们自己找到的一些文献,因为周当时不识英文,刘守英等几个同事就帮他译成中文,作为周学习的“拐棍”。1992年结集由上海三联出版。这就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的由来。
  
  另有一件事情值得注意,1987年周已经37岁,不识英文。1989年至1991年,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年秋季进入UCLA研究生项目,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从2001年起,每年春季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任教,秋季在北大任教。周老师不识英文也敢去国,的确牛B。不过当时还有另外一件趣事,周之去国乃是因为Johnson教授的推荐,Johnson听说周研究农村问题就给推荐了。这个Johnson真是个好人,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也是居功至伟。他还有中国弟子:林毅夫,zhao yaohui等人。如果说北大ccer影响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ohnson是影响ccer的,林毅夫说约翰逊不仅在学术上影响了他更加在作为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操上影响了他。周其仁教授回忆那段时光,说约翰逊教授经常是星期天一大早就已经在办公室进行工作了。农民出生的约翰逊教授对收入不平等有切身的感受。有一次在中国开会,约翰逊教授虽然听不懂中文,但是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听,似乎想表明在农民问题的研究上是没有语言障碍的。约翰逊教授忘我工作的精神始终激励着许多经济学家,他有一次坐轮椅参加CCER的一次会议,并且在会议上还指出政府补贴是做不到农村与城市收入平等的,他关心农民问题并非凭良心的决断,更重要的是探询一种经济规律,他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结构才有可能。
  
  周其仁教授接着指出理论研究是因为我们面临的现实太复杂,他回想起四年前与约翰逊教授一起在河北农村做调查,那个时候约翰逊教授带着起博器,想到约翰逊先生的这种精神,周其仁教授批评当下所谓的一些三农问题的专家应该汗颜。约翰逊教授身上体现了良知(heart)和理性(mind)最好结合,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将会照耀我们继续前行。
  
  扯得远了,这个译本固然有些粗糙,但是作为研究中国经济尤其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还是常备重要的。
  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2000年11月第四次印刷。
  
  唉~原来都印4次了,还不改,从此bs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的由来”的回应

teatime 2011-01-20 22:22:05

是这个不是?

teatime 2011-01-20 22:21:57

看张五常就喜欢科斯

陶器 2010-04-18 02:34:39

哎,这书当年不知哪儿看到说好,2004版的,买了一本,看了一段实在觉得难受,还在还在书架上搁着呢。

停用 2009-11-23 11:26:06

呃……我刚打算买呢,有多烂能给个具体点儿说明吗?心里好有个数~谢谢各位!

星杨 2007-09-02 21:54:22

e文不好的话,看原著也很痛苦,但看着不同顺的中文更痛苦,误人子弟啊!

小李匪盗 2007-05-16 19:17:05

柳兄说话很有意思:)

柳寒江 2007-04-04 23:05:01

呵呵,我也是突然回忆起当年,硬啃这本的时候那叫一个难。我那个时候傻了吧唧的,以为有学问的人都不说普通话呢。:)

小李匪盗 2007-04-02 09:55:12

呵呵,也不能这么说,这书还是启蒙了不少人的,在思想史上有他的一笔,甚至仅仅是这本中译本。:)

柳寒江 2007-03-31 07:01:23

操,我说怎么看着这么别扭呢。原来还有这许多隐情。这帮败家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