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的迷思_大繁荣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大繁荣 > 繁荣的迷思
雪宝 大繁荣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0-03 14:10:11

繁荣的迷思

大繁荣更多的是菲尔普斯对于西方经济社会走到今天的一种整体的反思。

到底是什么推送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目标以及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福祉是什么?这是问题的本源。

以至于菲尔普斯这位老学究,以严密的学术思维来撰写这本书。

其中考证,考据众多,更多的展现了他的推理、思考过程,体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思维模式和惯性,其中还包括了很多政治哲学主题。应该说质量是非常扎实的,但是却不利于大众的推广和普及。

从重农主义、重商主义时代开始到工业革命,再到铁幕下的两极时代,菲尔普斯采用比较分析法来探讨经济增长的终极问题。其中有关福利国家的对比,有关社会主义企业制度衰败的研究,有关美国大萧条以及以来的竞争增长的分析,延续了自熊彼得以来对于草根企业界创新的肯定。

特别重要的是,作者对于西方经济中目前形成的政府与私营企业形成的某种共同体表达的严重的关心,作者认为这是目前西方经济增长陷入停顿的某种制度因素,这也给出了一种研究方向。

广泛存在的公私部门利益“共同体”对某些特定产业的影响,实际上不亚于苏联那种社会主义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钳制和阻碍。以至于作者认为要改变西方目前的这种状态,必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制度革命,否则西方在现代化以来的经济增长可能陷入一种停滞的状态。

所以在后面,菲尔普斯谈到了美好与正义的话题,这是很多经济学家不愿意涉及的话题。特别对于欧洲的批评,批判了欧洲的社团主义倾向,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倾向,菲尔普斯认为,目前欧洲政府对于私人资本控制过多,而且在美国这种倾向在某些产业里面也存在,而这种现象正在逐渐固化为某种实际制度潜规则。这将导致就业水平的低下,缺乏效率的经济增长,最终无法导致繁荣。

所以,菲尔普斯认为,西方如果想回到黄金时代,也就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高就业率的繁荣情况,最终的解决方案,必然需要对现行的保守、传统主义的行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包括某些法律进行改革,以真正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对政府对某些行业的过度监督和补贴性拨款进行限制,减税,并重建财政规则。同时他还呼吁,需要一种社会文化,来保护呼吁这样的意见。在菲尔普斯看来,社团主义和举国体制,无法促进创新,只有草根精神才是经济获利的典型代表。

他写道,高活力经济特征是从草根阶层向上蔓延,遍布整个经济的永不停息的构想、实验和开拓精神,并在幸运和智慧的帮助下最终完成创新。

这种草根精神是由现代主义的生活态度和信仰驱动的,彻底恢复高活力要求现代价值观再次压倒传统价值观。

实际上这种价值观在中国也曾出现,80年代公务员下海潮就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朱镕基时代的国企改革也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而到今天的中国,国进民退的危害逐渐显示出来。

在这种程度上,我是支持许小年近期呼吁的观点的。中国领导层也必须持有改革,特别是开放的决心,体制的改革,减少对民营经济的限制和私人资本的钳制,否则历史的轮回必然在中国上演。

闭关锁国不光在中国明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同样,从大繁荣中可以看到,在同样的时代,闭关锁国给其他的帝国也带来同样的问题,能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国家一般都是集权体制国家,这就是历史的悖论。

甚至在苏联时代,对于私人资本的控制,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的恶果,缺乏活力,缺乏必要的经济增长,无法实现繁荣和更加可能的充分就业,政府和专制的合法性必然收到质疑,甚至被推翻,这就是繁荣与萧条的历史因果。

这也是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西方,同样痛恨萧条的原因,更大的层面上来说,对大众的意义就是幸福是那样的遥远和生存的艰难。

繁荣,需要一个开放的社会和体制。

=====

给3星的原因,是不想普通人也看这本书,对他们的智力是一种考验。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繁荣的迷思”的回应

翩翩 2013-10-13 01:09:02

最后一句戳中2333333

雪宝 2013-10-03 15:14:34

这种宏观的东西,都还是主义之争。不过任何事情都是相对而论,中庸之道。中国存在的问题,西方某些程度上,现在或多或少的也存在,只是构建这种问题的政治途径不同罢了。经济学家的研究,最终还是要反映到政策上来

奥德赛的暗流 2013-10-03 14:59:24

给三星的理由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