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实质:信用_货币野史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货币野史 > 货币的实质:信用
冷月星川 货币野史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28 17:01:30

货币的实质:信用

       读了菲利克斯•马汀的《货币野史》,受益匪浅。先说说Felix Martin其人, 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英国人,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Felix Martin是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在英国、意大利以及美国求学,拥有古典学、国际关系以及经济学等多个学位,除了渊博的知识之外,他还很有学问,主要是他在金融行业有着资深的工作经验,这使得他的见解通俗易懂。

    一般认为,金钱或货币的实质是等价交换,是贵金属之类的交易媒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将其延伸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移,是对劳动量的衡量。但是这本书明确地告诉我们,传统的或观念是错误的,货币的实质是信用,是双方对中间方的信任。作者举了英国金融危机的例子,认为是经济相对落后情况下,英国小村庄的酒庄解决了英国的金融危机,他们承担了是货币流通的职责,那个时候没有银行,只有酒庄内部的互相承认和人们对遍布英国各地酒庄的认可。随着经济的发达,现在有了各种类型的银行,但也会遭遇各种信任危机,怎么办呢?国家会出面,在提供货币支持的同时,也会利用自身的权威提供信用资源这种无形的支持。也就是国有银行或中央银行,货币得以持久流通,归根结底是对其背后力量的信任或者盲从。不是因为有了货币,才有了流通和交换的媒介,而是先有了信任和信用,才会出现货币。信用,才是货币的真正的实质。Felix Martin也是用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解释货币这个实体,但是我欣然接受他的观点。

    人无信而不立。小到一个人、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有了个人品牌,有了信用,就如同拥有了信用卡,有了透支的资本和调集资金的力量,仿佛有了点石成金的魔法棒。当然向银行提供信用支持,作资本结构调整,是国家最后的政策,一般不随意动用,因此我们很难看清货币的本质,但是发觉内心,你难道认为政府不会在紧要关头做货币流动性支持吗?答案是否定的。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潜意识都认为政府最后会救市,才会如此的相信货币本身,事实上我们相信的是这个国家,一个集所有人自由意志建立起来的国家,更进一步,我们相信每一个人。人与人之间的信用成就了货币的流通。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货币的力量之源!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