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资本战车碾过的巨人_房间里最精明的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房间里最精明的人 > 被资本战车碾过的巨人
justlaugh 房间里最精明的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2-09 14:12:44

被资本战车碾过的巨人

        正如作者在按语里说的,这本书其实是关于人的故事,“安然传奇是一个关于人性弱点的故事,是关于人性中的傲慢、贪婪和狂妄无知的故事;是任由野心胡作非为的故事……是一些精明人士自以为下一次赌博可以掩盖他们上一次灾难的故事——而且这些人没有承认他们是错的”。
       从最初的阅读目的来讲,确实令我有点失望,这本书关于安然商业失误和财务欺诈手段方面的描述不够详细,并且,根据我的经验,有一些地方很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翻译问题)。然而,任何一个企业的兴亡,背后其实不正是这些人在主导?!洞悉了人,某种程度上也就把握了企业的走向。
       在安然,是一个远离公司管理运作的董事长、自以为是且以赚钱为己任的CEO,再加上一个私欲膨胀手段高超的CFO,一起主导了巨人的毁灭,其实,从这个巨人诞生那一天,就已经具有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基因了。
       资本,是公司发展的利器,但,若不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过度关注股东(或者是管理层)的短期需求(股东有希望基业长青也有希望快速赚钱的),那么,当资本的巨轮旋转起来时,看似在驾驭企业战车的人,就丢失了缰绳或是方向盘(关注客户需求才是真正的方向),终将越过遵守诚信商业准则的道路护栏,难逃倾覆的命运,而那些战车上的奴隶(管理层),虽然一直在努力控制战车,却总会发现自己的无力,只有被碾过的命运。
       读罢此书,刚好又赶上了又一个安然——奥林巴斯事件的诞生,企业也罢,个人也罢,当你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有些时候,股市无情的审判确实对管理层是巨大的压力),撒下第一个谎言的时候(如同奥林巴斯的第一次巨额亏损时,安然发现帐目调整的“经营效果”要比实业运营更好的时候),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其实不必在追究谁是最初的罪魁祸首,大家其实都是同谋。
       回顾安然的发展历程,肯·莱对天然气管制撤销的期望和大规模投入错误造成了第一个难以填补的财务大坑,更重要的是,他打造了一个“挥金如土”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在无节制的费用挥霍上,还是在不负责任的并购扩张行为上。里奇·金德,一个强硬派,对于莱软弱空泛的管理风格,确实是一个好的补充,尤其在挽救危机时刻,这种强硬专权的执行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斯基林出现了,他将安然变成了一个金融企业,以炒作商品获得更大盈利,并且开创了使安然业绩看起来很美的公允价值会计模式,安然开始逐渐脱离稳健的实业基础(金融其实一直是要依靠实业基础的,否则就是泡沫),不断的透支未来成长,而且是过于乐观的透支。约翰·温和丽贝卡·马克迈出了安然实业国际扩张的脚步,本来也可能会成为很重要的发展契机,然而,大干快上的浮躁作风和内部的政治斗争(当然还有资本市场的期望和会计模式),使得这种实业扩张也逐渐丢失了审慎的评估和稳健的经营,成为了另外的财务“大坑”。随着同样不关注实际运营的斯基林成为CEO,安然的失控已经注定无法避免,CFO法斯托其实只是利用安然管理的粗放和会计准则的漏洞,在掩盖经营空洞的同时为自己谋取私利,最终加速的安然的倒下而已。

       作为一个股权投资从业人员,阅读安然案例,除了关注那些财务造假手段及商业失败经验之外,也在关注人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影响。对客户的关注,对商业准则的信守,才是足以对抗私欲和股东压力的信仰,这也是我在实际投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成功企业基因第一条——企业老板对企业和主业非常热爱,认真关注、参与并且熟悉很多业务发展细节,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学习精神和进取精神。
       对资本运作,安然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市值管理也罢,概念炒作也罢,要善用之而不能依赖之,真正值得信赖的,还是对客户的关注和对企业运营效率提升的孜孜以求。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