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新读:通向富强的道路_最底层的10亿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最底层的10亿人 > 旧书新读:通向富强的道路
memoto 最底层的10亿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2-09 14:12:38

旧书新读:通向富强的道路

走出贫困的道路,异常艰辛,因为这样的道路不仅布满荆棘和陷阱,而且迷雾重重。

主要的障碍有四点:战乱陷阱、自然资源陷阱、恶邻环绕的内陆陷阱以及小国劣政的陷阱。而且,这四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又错综复杂,哪里是源头,哪里是突破口,莫衷一是。作者举了大量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深入阐述了the bottom billion 身陷当前处境的原因,以及走出困境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在深切同情这最底层的10亿人的同时,不免反思:当走出了极端贫困,进而向富强迈进之时,我们又会遇到怎样的困局和挑战?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因素很多。林毅夫教授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一书中将其核心归纳为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和实施渐进式改革,颇有说服力。不过,参照本书的观点,中国经济的崛起,还要归功于避免战乱(包括了内乱)、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邻居们无大的敌意以及制度上改革释放的红利。这些有利条件都是宏观的,似乎并不引人注目,但是,的确不可或缺。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规模的持续扩张和世界局势的改变,原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日益显现,原有的优势,可能逐渐失去,甚至有可能走向反面。

首先,当前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既要发展增量,也会涉及存量,继续推进必然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这场斗争没有硝烟,但绝对不轻松。

其次,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人口红利即将消退;而本来就不丰富的其他资源的无限制的开采、浪费和滥用也已走到尽头,十面霾伏为其唱响了挽歌。

第三,地区局势趋于紧张,中国威胁论尘嚣日上,敌意渐浓。在太平洋时代,东海和南海邻国的各种举措可能仍然不会消停。

第四,时代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扬弃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破除各种垄断利益、推进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大国外交框架、坚持民主文明方向。

除了少数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大致算3亿),其余的10亿人,可称之为the Chinese billion,同样面临着如何摆脱低收入,走向中等收入的问题。可以说,这10亿人能够步入中等收入行列之日,就是中国的真正实现富强之时。

通向富强的道路上,有梦相伴,有汗挥洒。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