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这样穷?_最底层的10亿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最底层的10亿人 > 你为什么这样穷?
李杰 最底层的10亿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8-04 13:08:23

你为什么这样穷?

关于导致贫穷的原因,左派的人一直认为是富人对穷人的剥削与压迫,而右派的人则认为是由于穷人自身的愚昧和懒惰。而在我看来,正所谓“致富的原因各各相似,贫穷的原因各各不同”, 刚开始的时候,穷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被剥削,可能是因为懒惰,可能是运气差,但如果持续贫穷,那么这几项原因就会相互交错,形成压在穷人头上的几座大山,不通过革命或战争,穷人就无法获得翻身的机会。如果富人希望自己的财富得以保存、生活能够安宁,那么,改变穷人的生存状况,使之走上发展和富裕的道路,就是其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最底层的10亿人》中,牛津大学非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保罗•科利尔描述了生活在非洲内陆的最为贫穷的10亿人的生活现状,也就是我们在电影《血钻》中所看到的那些生活在内战、劣政中的人们——他们随时会被叛军屠杀,或被拉去开采钻石;他们的孩子被训练成童子军,杀人或被人杀;他们永远生活瘟疫、疾病和饥饿中,随时都处在生与死的边缘。幸运的,能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难民营中逃过一劫,但他们的房子、田园却已在战火中成为废墟,他们的亲人往往已经横尸大街。
萨克斯教授在《贫穷的终结》中写到,经济全球化是贫穷国家加入全球生产环节的重要契机,他们能通过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业的外包业务,获过得经济持续发展的可能,早期的亚洲四小龙、今日的中国和印度都属此列。同时,对一些赤贫地区的无偿的持续的援助,也是帮助他们走向世界的关键步骤。然而,非洲的内陆国家却在这一轮全球化的浪潮中毫无发展,并且被彻底边缘化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秩序,使得在这些国家开设工厂商店、发展旅游交通、普及教育文化成为一个梦想。而给人以希望的——他们丰富的自然资源,象牙、橡胶、黄金、钻石或石油,却不仅没有让他们获得财富和健康,反倒成了灾难的源泉——叛军逼使人们开采,用它来换取武器,并进一步扩充地盘,而联合国给政府的援助,也被政府当局用来购买武器,用以平定叛乱。
更为不幸的是,在这一轮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亚洲的崛起,资源消耗的增加使其价格暴涨,非洲的内陆国家更丧失了发展民族工业农业的兴趣——因为工业农业利润太低而且辛苦,远不及贩卖资源那样一夜暴富。由于没有跟上工业信息化的步伐,他们的经济单纯依靠出口,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陷入了停滞的困境。同时,由于贩卖资源需要的是武力而非知识技能,在这些国家里,战争成了日常生活的常态,掠夺和仇杀代替了宽容和奉献,教育和文化更是变得无足轻重。由此,愚昧和专制便成为了贫穷得以持续的最主要的原因——即使联合国持续给以无偿的援助,也不能使他们自力更生,走上和平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非洲内陆国家来说,文化的落后、制度的欠缺恐怕是贫穷的最主要原因。丁学良教授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近代中国160年来最伟大的维新运动。我想,他的意思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改变贫穷、快速发展的道路,主动地融入世界,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这其中,有中国一贯重视教育与文化的优良传统,有洋为中用、善于学习、海纳百川的气魄,也有对制度不断修订、尽量实现公平的诸多努力。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中国人的视野、学习精神、奋斗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这,则是中国后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
立国先在立人。格林斯潘曾反复思考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宪法和教育。前者保障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平等的发展机遇,后者则保障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而唯有大多数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财富和社会的尊重,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对于今日之中国,唯有在以后的改革中使制度更加完善,教育进一步普及并提高,才能使中国还处在贫困地区的人们,免予落入非洲内陆国家般的困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你为什么这样穷?”的回应

子啊救救我吧 2015-11-08 10:14:37

这么好的文章没人评论。

yvzhipo 2015-10-27 22:09:33

丁学良教授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近代中国160年来最伟大的维新运动。我想,他的意思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改变贫穷、快速发展的道路,主动地融入世界,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

我们曾有一个理想,解放全世界,建立一个没有资本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的平等世界,人人以自己的劳动为唯一的获利渠道。
可是,被放弃了。
你相信吗,历史是呈螺旋式上升的,该来的总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