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市场的边界_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 企业与市场的边界
飞骑斥候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2-13 20:02:01

企业与市场的边界

       说实话,这本书后面没细看,内容很细致,想要完全理解需要一些企业与市场的实践知识,也许企业家来看会更有体会,但作者的分析思路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作者其实是沿着科斯的路子在走,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问题: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他认为,取决于交易费用。具体是什么交易费用?科斯没有说。也许这就是科斯的力量,只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就创立了一个学派,使后人的思路为之大变。
       威廉姆森就是通过研究纵向一体化来研究企业的边界,他问道,“如果一堆小企业能做的事,大企业也能做,为什么不把小企业纳入大企业?”这其实是在问纵向一体化的边界在哪里,通过这个问题,作者引出了治理结构这一概念。
       简单的说,在交易合约中,不仅会遇到签约前问题,签约后问题也是很常见的问题,因人之理性,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带来了交易费用,需要建立相应的治理结构去遏制这个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应对什么样的治理结构呢?作者看到了一个关键点: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
       资产专用性表示着资产转作他用是很困难的,比如各种专门设计来进行某种生产的设备,基本上只能做这个工作。这种特性意味着如果发生了合约风险,双方将失去专用性带来的收益,因此采购方希望能较少这种风险。作者认为,资产专用性越强,越走向纵向一体化。如果是普通资产,那即使发生了风险,可以迅速转作他用,损失不大,所以采用的是市场治理,让市场自己解决,而混合资产就需要第三方治理,专用性资产就走向了一体化。
        这里面所包含的是交易费用的比较。科斯告诉我们,市场有一个交易费用,组织也有一个交易费用,边界在于看哪个比较大。企业的费用是官僚主义费用,收益是专业生产收益,市场费用是治理费用,收益是市场购买价格低。资产专用性越高,治理费用越高,专业生产收益越高。
        我想,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问题其实质等于害怕租值的消散,专用性越高,越被锁住,收入的降低不影响供给,本来很高的租值,可能因为治理困难导致租值消散了,所以双方需要保证合作。
        还有两个因素影响了交易费用,一个是交易频率,交易频率越高,遇到治理困难越多。另一个是不确定性,高不确定性也增加了治理成本。
        这个对我们分析一些现象很有帮助。作为半个媒体人的我,当即就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般的新闻媒体都是编辑指挥记者采访,而一些杂志书或者杂志是约稿?报纸上的新闻报道都是记者一篇一篇写的,不能记者一个个写了然后报纸来采购吗?这不是更便宜些?竞争市场?
        问题就在于这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了。记者当然都是专业的了,可想而知矛盾是很多的,如果交的稿子不合意,或者待价而沽,就出不成了,双方都没好处,再加上交易频率是每天算的,一次次谈合同费用太高。反观杂志书,写稿的人不一定是一定要写的,很多人都可以写,而杂志书不是每天出,每期内容还不一样,市场采购显然更方便,也更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这就是其中的原因所在了。
        如果我们推测未来会怎么样?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新闻专用性下降了,人人都可以是新闻消息源,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媒体经常对网络消息进行抓取和编辑,记者的工作被替代于市场采购,来源于治理成本的下降,目前需要对一些更专用性的内容进行引导,比如,深度调查记者的职能还无法被替代,可是试想,如果几个财务公司分析员自己做起了节目,那财经记者能比得了吗?这已经不是设想,而是现实了,只是这种行为是零散的,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和动力去做这个事情,这也是新闻业分工的作用吧,所以,专业分工不可少,但交易费用会使得传统新闻行业缩减至很小的范围内。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