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诱惑_牛角包一样的会计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 思维诱惑
麋鹿 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4-27 12:04:04

思维诱惑

这本书了除了会计入门知识外的语言也是充满了智慧的,哈哈!

令我感到万分可惜的是,两大思维方式——分类和量化,直到今年才清晰入住我脑子。

以年初有天厌烦了杂乱的iphone应用,遂分类为起点,到分类我所要做的事情,到知道1万小时成功理论,到开始量化自己的努力时间。现在两者可以随意融合。

激发自己量化努力时间的起点其实是金钱。元宵节后开始重新使用余额宝(第一次是最初余额宝出来的时候,好奇了一下,后就不理不睬了)。

有了这些杂碎的分类、量化的想法和一些尚模糊不清的初始愿望后,恰逢我为了在工作日也想实现自己梦想而去学习时间管理。这次的学习居然意外地让我第一次正视了“财富”二字。

于是我就开始反思了我一年半工作的用钱状态,真是惨不忍睹。于是立志学习管理自己的钱。

昨天晚上我本来是在看那本《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的,可惜即使看着这么好入门的一本书,我还是看不懂,这之前,我大致了解过公司三表:资产负债表、综合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看不懂号称故事书的财报书籍真是很受挫。我于是想起现在这本书《牛角包一样的会计》,在我极其有限的认知里,我以为会计和财报是几乎没啥关系的东西,我绝望之余,随便拿下来一番,才知道,原来两者是有很大联系的,于是就看了起来,算是巩固了我对三表的认识。

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三点小感悟(第一点是自己的感受,二三两点是书摘)
1、会计制度的分类好吸引我,这种思维方式真是让我爱。激发了我对会计的兴趣(真是太好笑了,自己今年以前的人生,从没想过经济之类的问题)
2、“干财务这一行,要学会让数字说话,而不是让人来说话。”(144页)这和《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的飞机仪表盘很像。
3、“小熊特别希望,就算妈妈从自己身上学不到什么知识,也能从这几天的交流里学到一些良好的思考习惯。”(144页)这点我认为是我大学毕业后求知的起点。今年以来,我已经冷落了小说,转而对心理学和一切能锻炼我思维方式的东西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不过这点和上面的1像,1的感悟比较具体,包含在3里,因为对我特重要我且分开吧,思考习惯不止分类这一点)。

之前我一直很后悔一件事,就是高中没有选择文科,我读了三年半大学中文(头半年依然混迹在理科专业,一学期后转的专业),工作了一年都没能摆脱这种后悔。虽然我偶尔在期末背文概时,以超越几乎所有同班同学的速度,让我曾一度想过,是不是因为文概是中文系里最具理科理解能力的一门学科,但也没多想。

直到今年,我才终于摆脱了这种后悔。虽然我一直觉得高中三年的理科,表面上对我的中文系学习没多大关系,但高中三年培养的理科思维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思考的方式,我一直没在觉察到而已。

最近常想起大学教我们写作的大诗人跟我们说“虽然吧我数学不好,但是我特喜欢看那些大数学家们的论著,那种思维方式太吸引人了。”(大致这个意思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思维诱惑”的回应

加加迪 2014-04-27 13:31:23

相对而言分类思维 重要性最大的其实是来自于统计学 最近准备着手写论文 由于我们的论文基本是实证类的 我又返回来看统计学 受益匪浅
至于新的思维 单纯对世界的理解的话更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财务永远只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是经济学的具象化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