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看完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每一节分得很细,看完之后脑子里很混乱,没有形成框架(虽然我把他前沿里的框架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和当年看萨缪尔森的一样。5月13日正式开始看平新乔的《微观十八讲》,计划每天看一讲,今天30号差不多按计划完成了,算了一下,每天花2.7个小时。
这本书框架非常清晰,从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层次娓娓道来,据说这本书是中级到高级的一个过渡,所以着重点在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博弈论以及现实的应用讲得非常详细,在初级的教材里面是没有的。也许我看惯了中国人的书,理解这本书显得比国外的教材容易得多,套路熟悉。
概念理论帮助我进一步理解透彻,平挺擅长用现实中的例子来解释一些概念或结论性的东西,比如他在最后一讲说到资产专用性和扼制问题时举了一个高校食堂和实验室的例子,一下子把复杂的模型和概念现实化,利于理解。
数学大多数只用到简单的微积分,最大化问题是最常见的。其间也有均匀分布和二次项分布的概率问题。
前一半我看得比较细,每个例题都会自己推导一遍,博弈论之后又被模型给吓住了,一直到最后好几个模型略过不看了。课后习题比较多,这次做了没几讲,下次再看的时候重点应放在课后练习和模型推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