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不需要设计_欧元的悲剧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欧元的悲剧 > 欧元不需要设计
Reuenthal 欧元的悲剧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31 23:03:57

欧元不需要设计

热爱赤字财政的政客们在推行政策的时候,必须得到资金的保障。为了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他们所能采取的最佳手段就是垄断货币的供应,然后开动印钞机,偷偷的引发通货膨胀。欧洲各国竞相通胀的结果就是货币贬值、汇率浮动。

但是,采取保守政策的德国马克没有参与通胀竞赛,从而获得了市场的青睐,成为欧洲通胀的“刹车器”。这引起了赤字政客们的憎恨(战败国怎么可以主导利率的制订?),他们必须打败德国央行,才能继续他们的赤字政策。于是,以法国左翼政治家为首的政客们以欧洲和平为借口,两德统一为条件,逼迫德国放弃马克,建立欧元。

欧元设立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控制货币总量,还为了工资率、长期利率、汇率、价格指数、商业和消费者信息调查、工业生产指数和财政前景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因而,欧元的运作机制,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缺陷。

首先,欧元的产权并不清晰。通常一国政府想要发行货币,他会发行国债,然后由银行系统将其买下,抵押给央行换取新钱。但是在欧元系统中,由于所有政府都统一利用欧洲央行为自己提供资金,这就引发了“公地悲剧”——谁先发行国债,谁就先拿到新钱;谁先拿到新钱,谁就拥有相对更高的购买力。这一系统漏洞导致任何赤字政府都能利用欧洲央行从收支平衡的国家那里占便宜,诱使各个国家推高赤字、发行国债。

其次,欧元系统中各项控制过度赤字的条约无法有效实施。例如,《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每个国家的年度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前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政府债务不得超过前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但是截至2010年,所有欧盟成员国的赤字比例都超过上限。又如,《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当成员国陷入金融危机时,欧盟不得对其提供救助。但事实证明在欧元崩溃的威胁下,这种规定都可以抛之脑后。欧盟对各国赤字缺少约束,欧洲央行为救市多次食言,导致欧元根本没有信誉可言。

两种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出了一个令人不舒服的结论:欧元是政客以稳定为借口创造出的一种“公用”货币,其“公共性”导致了公地悲剧,结果欧元反而不是一种稳定的货币。

Philippe Bagus在本书结论处认为欧元不外乎三个结果:一是崩溃、二是《稳定与增长公约》得到改革并切实执行;三是各国加入赤字竞赛,欧元区彻底沦为转移支付联盟。但事实上,Bagus在本书开头就开好药方了,那就是赋予人民自由选择货币的权力,通过竞争(而不是由货币垄断机构生产欧洲法币)推动市场条件趋同,形成一个四项基本自由得到保障的欧共体。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欧元不需要设计”的回应

错误引导 2016-12-16 10:01:28

归纳得真好!

逍遥景天 2014-04-01 10:51:49

霆哥这么吊,你家人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