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集录了黄亚生教授的文章和访谈。内容就是围绕所谓“中国模式”展开的。书中不仅有理论观点,而且有大量的数据进行支持。
文中开篇便指出没有独特的“中国模式”,中国的发展,更像是拉美模式,而不是东亚模式。
1“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成功方面在于:一、社会投资;二、经济改革;三、渐进式的政治改革。“中国模式”的缺陷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但人均收入增长得却非常缓慢;政府只关注经济,不关注社会,很多社会成本不得不由家庭和个人承担。
书中讲述了“上海模式”。“上海模式”是政府深度敢于、控制经济,特别市政府大力推动发展房地产经济,以及对外资的偏好、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盲目追求地区生产总值而不注重家庭收入提高、至追求经济增长而不追求就业增长。“上海模式”其实也就是“中国模式”的一个集中反映。这种模式导致了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分两类:一是小型家族企业和夫妻店,二是较大的民营企业)羸弱,创新能力差的弊端。
2 中国与印度。
笔者指出“中国的经济腾飞根本不是因为大量、快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恰恰因果倒置。是中国先“有了经济增长,然后才有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软件设施-自由的经济政策和制度、金融自由化,以及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资。除了基础教育外,今天的印度在其他方面远比中国超前。”印度相对中国,GDP增速慢,但是印度通过逐步改革的政治制度,以及完善的金融体系,正在缩短与中国的距离,而中国的“铁公基”经济学在增长的过程中,带来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但是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印度则相反。
3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
中国城市化的特征是政治推动的城市化。通过土地的扩张,而不是人口密度的增加,即主要是通过新城市的建立,而不是通过人口密度的增加来实现的。人口密度不增加,城市化就不会带来规模相应,无法提高居民收入,不能产生中产阶级。中国目前一直难以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的农村缺乏金融体系。“在任何国家,地理上最能够流动的因素,不是劳动者,而是资金、技术和机器设备,中国恰恰相反。”在农村,金融机构成为抽血结构,将储蓄用于城市的建设,农村在无法发展任何非农经济、从事创业活动。农民为了获得比务农更高的收入,只能背井离乡到沿海地区打工。致使发达地区,劳动力骤增。在劳动力非常低廉的情况下,企业家没有任何热情利用宝贵的资本进行技术创新,便一直从事劳动密集型活动。另一方面,农民工收入增长缓慢,同时户籍制度等制度歧视,使农民工消费低,储蓄高。
4 民营企业发展为何困难?
中国政府是依赖、扶持国有企业;欢迎、接受外商投资;歧视、打压民营企业。这样的思想就反映在各项法律、制度上。国有企业垄断者自然和金融资源,坐地收钱,没动力创新。外商拥有对资本和劳务更加有效利用的能力,利用制度上的优越,在中国进行大量投资,无论在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都能形成垄断地位。国企握着摇钱树不思进取,民企受各种歧视发展不起来,就留给外资很大的空间。
(1)法律的二元性。“外国公司和国内公司准从不同的法律。二元性的原因:1.承认管理经济部门的中央计划机制跟在国际市场环境中运营的公司根本不相容。2.让国内经济免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3.寻求利用外资,主要是为了维持社会主义。”
(2)市场换技术是个伪命题,是本末倒置的思维方式。追求技术的原动力本来就是争取市场。技术是企业赢利、企业竞争的手段。占领市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