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于民用之于民_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 >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雨而需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0-23 21:10:33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收,无所不在。但对于与这位无所不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朋友,我们对他确实知之甚少,只知道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等名词,但对他们究竟为何方神圣,恐怕能够聊得出一二的人鲜有人在。也难怪,我国对于税收的立法以及执行仍然处于发展期,缺乏一套完善的机制来对这些税的适应面加以制衡。
   
    本书会是一本较为有说服力的书,对于各个税收的来源、相关定义以及例子,都有所呈现。不必太过费神地去理解这些税收的具体,只需大概地知道其作用,与我们的关系即可。
    书本后面对于税收的去出所以出的期望,正是我们纳税人所需要督促政府,并且政府所需要好好处理好的事情。税是一个好工具,加以善用,定能治国安邦,国泰民安。

摘录:

   在西周时期,人们将征收军事物资称为“赋”,征收土产物资称为“税”。到了春秋后期,“赋”与“税”统一按田亩征收。最早可查的直接对土地产物进行征税,可追溯至公元前594年,当时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即以土地的平均产量为依据进行征税。后来,“赋”和“税”互不区分,逐渐融为一体。秦汉时期,官府为了多征收税费,除征收土地税外,还按户口和人头征收壮丁税和户口税。从这一时期开始,古代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开始压在老百姓头上。


    目前,我国对税收制度的定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资金、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将税收以另一种形式“返还”给广大民众。近年来,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越来越倾向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如各级政府重点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保障等关系民众生活质量的各方面工程建设,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力度,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断地优化公共服务建设水平,让广大民众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在五大类税种中,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都属于直接税,行为税类里印花税、车船购置税也是直接税;而流转税类、资源税类均属于间接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烟叶税也是间接税。当然,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税种呈现出间接税的特征,因此该区分方式仅供参考。

   富人个税的灰色地带不打破,任何税改都可能难收成效。中国社科院高培勇先生表示,无论是增税还是减税,涉及的都是大众税,要增大家增,要减大家减。虽然个税试图成为让富人多征税的通道,但显然已经被堵住了。目前,中国实际上基本不存在“劫富济贫”的税收。

    增值税是典型的间接税,即税负的实际承担人和纳税人并不一致。对于消费者来说,凡消费皆要缴纳增值税。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必然会伴随一次一次的增值,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就是每次的增值额,当然最终这些税收都转嫁给了最终消费者。虽然纳税人并不是消费者,但消费者却是最后实际的买单人。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商家缴税,消费者付款”。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