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我们的宿命_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 > 人口是我们的宿命
鲁闽 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10-31 18:10:28

人口是我们的宿命

前几天网购贺雪峰的《地权的逻辑》(以下简称贺书)时,电脑连带推荐了赵冈的《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以下简称赵书)。我大概知道贺书反对一刀切的私有化,认为自古以来,中国的土地都是公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内部有自洽的逻辑和理性,需要细致分析。而粗略来看,赵书似乎反着来,认为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拥有产权,进行的是自由市场交易。接连读完两本书之后,我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一回事。

分析之前,有两点认识至关重要,需先拎出提醒一下:第一,长期以来,我们拥有数量庞大的农业人口,正如赵书末尾所言,“要研究中国传统农村的长期变迁,我们不能忽视人口增加对生产结构及地权分配的影响”;第二,我们正从一个小农经济的熟人社会转向市场经济的陌生人社会。

贺书的论点已另做归纳,不再赘言,这里我把赵书的主要观点做一梳理:

1. 我国的封建社会很短,秦汉以后的地主,不是皇帝所“封”或政府所“建”,绝大多数地主是由市场定位的。老话讲“富不过三代”,即是对市场化下地权的周期循环的形象描述。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成为地主,达到“富”的程度,此后娶妻纳妾,儿孙满堂,分家析产,三代之后,不待败家子出现,家道也会中落,将有子孙变回贫农,这便是中国式农地周期循环的过程。那种认为土地不断兼并的“无限集中论”是不成立的。

2. 从汉至清,我国人地格局从人少地多发展到了人多地少,宋代以后人多地少的情形逐渐加剧。这就意味着,土地买卖逐渐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购买土地将越来越难。也就是说,对地主而言,土地扩张的速度赶不上分家析产的速度,这进一步稳固了上述农地周期循环的过程。

3. 中国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导致民众以末致财,以本守之,促使社会资源过度集中在农业部门,而没能把人才和资源投入到更有发展空间的商业部门。更为糟糕的是,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良,可耕之地极为有限,新投资并不能促进农业发展,只能将已有土地资源进行重复再分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家当完地主,我家再当,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浪费。

4. 这种稳定的生产模式促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在现代化还未开始之前便迎来了人口急速增长,发展退居次要地位,如何消化剩余劳动力,让大家都有饭吃,成了当务之急。商业萎缩不前,无法消化农业剩余人口,也就无法改变已有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经济结构。较小的经营规模可以最少的资本利用最多的人力,保证大家有饭吃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力水平在停滞中落后于世界潮流。

而因为农村极少剩余人口,西欧国家能够较为容易地改变农场结构,扩大规模,采用现代化投入,改善营运,为工商业投资竞争腾出劳力和发展空间。当然,西欧的现代化起步与对美洲的经济掠夺是分不开的。十九世纪,这种掠夺又扩展到了全球范围。

5. 这里的土地仅限于民田和农村的耕地,即社会基层的土地。这就为农民和统治阶级矛盾激化及朝代更替留下了解释空间。统治阶层的征税重点是人头税,特别是碰到战乱多事之秋,征调大为超过法定天数,甚至挤占了农作时间,致使入不敷出,流民遍野,又或者投靠富豪居室以求荫蔽,财政亏空只得加大对剩余人头的征税额度,农民不堪重负,导致统治崩溃。

明白了两本书到底都说了些什么之后,我们再来检视一下开篇提出的那种观点对立是否存在。分述如下:

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设想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是长期存在小农对土地产权的情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贺书反对私有化的论述有误,更不能成为历史上土地长期私有化,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私有化的理由。

2. 历史上的土地私有化有其渊源。第一,长时期稳定的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生于斯,长于斯”,土地之上的农业是立生之本。第二,虽然土地私有化,但熟人社会里有宗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宗族能够对农业生产乃至农民个人生活进行干预和建设。

这两条保证了长期以来并未出现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农民个人原子化,土地退化为纯粹商品的尴尬境地。

3. 正因出现了如上所说的尴尬境地,我们现在不能轻易开放土地私有化,其害处贺书有全面的论述,已另文归纳,此处不表。

由此来看,两书的论述看似不同,但并不矛盾。地权的关键在于方便生产、生活,在于利民。如何消化剩余劳动力,保证人人有事做,有饭吃?这是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

当然,历史上为了消化这些剩余劳动力,我们错失了发展的机会,如今为了消化这些剩余劳动力,我们无法高奏城市化的凯歌。但这就是我们的宿命,不可能把这些消化不了的人口统统杀光了事,任其自生自灭消失在贫民窟之中。

不丢弃,这才是最大的人权。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人口是我们的宿命”的回应

虚空之遗 2013-06-16 23:05:35

现在这本书好难买到

短章 2010-10-31 21:38:50

patpat……

鲁闽 2010-10-31 21:22:02

已购……但是要从北京转到广州再发到我这里,汗……

短章 2010-10-31 21:20:57

现在当当上39折,速购……

鲁闽 2010-10-31 20:59:39

哦,我就是顺着你的那篇书评才开始留心赵冈先生的书的,正准备买来看呐

短章 2010-10-31 19:23:31

赞条理化的书评,逻辑很清晰,以后需要认真学习:)顺带推荐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对照着看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他对农村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