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角色_中国的新革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中国的新革命 > 变革中的角色
Ponyhawk 中国的新革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1-18 17:01:57

变革中的角色

    《激荡三十年》和《中国的新革命》讲的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事情,前者的视角广阔用时间为序历数举国上下变革中的人与事,后者则聚焦于中关村,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兴衰荣辱来展现时代的变迁。变革离不开人,而变革中的人最需要清楚的就是自己的角色。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历史记录的都不是普通的人民。能进列传的,必然有不同于常人的经历。从1978年到现在,出现在变革舞台上的角色似乎只有三种身份:官员、商人和学者,或者是这三种身份的排列组合。这三种身份的人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出于不同的想法进行博弈,最后走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色”(我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词汇能够在这里表达我的意思)的路来。从书中,我甚至要庆幸三十年改革的成功,尽管这中间有过曲折,有过迷茫,但是因为坚持的走到了今天,所以我们已经摆脱了三十年前那个我们无法想象的时代,虽然未来的路依然在探索,不过我们知道,变革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过去的,不会再回来。

官员:

    邓公,他并非以官员的身份而是以资政的威望来推动这场变革的。他也是这场大变革中,鲜见的能够善始善终的政治人物。个体虽然无法阻碍历史的前进,但是可以推动历史的车轮。邓公高屋建瓴的顺势而为,又以超然的身份指点方向,智慧是一方面,胸襟是一方面,使命和责任也是一方面。

商人:

    柳传志出身于中科院系统,但是他应该算是个商人。从一个小代理商慢慢做大,最后成了一个大代理商,以致于收购了曾经代理的品牌。联想的故事很多,柳传志的故事也很多。在他和他的联想光鲜亮丽的背后,少不了的是当年起步的艰辛,游走于政策的边缘,在法律的缝隙中寻找利润。变革给了不安分的人以机会,因为变革就是要突破、违反旧的秩序,所以在变革中成长的人们的行事时必然要有魄力有勇气,这使得他们身上的原罪不可避免,也使得运气有的时候也左右着他们的人生。联通和四通或许可以做为很好的范例。

    李彦宏算是第二代的商人么,也许还有点学者的身份。比起第一代商人身上对旧体制的矛盾心理,对利润的追求手段,以及经营的环境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再对旧体制有依赖心理,追求合法的收益,他们不会再像柳传志那样颇具垄断家长意味或是像任正非那样一副坚忍不拔狼行天下的经营自己的企业,他们更在乎形象,人性的形象。或自由,或张扬,只是做会一个温情的人,一个温情的企业人。王石似乎也应该属于这一类。

学者:

    王选院士,大家,令人尊敬的长辈。方正的中文激光照排系统对于市场的垄断已经让我体会不到它的伟大,似乎那就是理所应当,但是这个市场确实是从零开始,从外国人的手里夺回来的。

    王志东、雷军、裘伯君、王文京……虽然他们仍然引领着潮流,但是让他们扬名立万的作品现在听来很多都像历史一样快被忘却了。他们算是工程师,权且归入学者,他们的起家同样坎坷,他们的荣耀也依然闪光。

     变革的过程不缺乏勇敢、尝试和反叛,但是它需要人们找准自己的角色,超过自己身份的做法也许会产生影响为后人提起,符合自己身份的角色才能令自己满意,才能演绎得酣畅淋漓。做好自己。演好自己的角色。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