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两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件_货币政策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两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件
清华文康 货币政策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12-17 14:12:40

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两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件

本书第1版问世以来,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两件令世界瞩目的大事件。
第一件是2008年美国爆发信用危机。在这场涉及全球的危机肆虐期间,政府慌乱地实施着对大银行的救助计划,许多国家的官方利率一降再降,财政政策可以防止经济衰退的信念也沉渣泛起。然而,货币经济学理论却从来也没有讨论过如何应对这种政策环境突变的情况,很显然,就这场危机而言,理论已经跟不上现实的步伐了。本书主旨是探讨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而非跟踪时事热点。不过,在新版附录中我们还是增加了一些信用危机方面的背景情况,并概述危机爆发原因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危机中的这些事件对未来的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件是人们普遍接受了“货币供给是内生的”(the money supply is endogenous)这一重要观点。尽管“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这个结论显然不成立,但却追随者甚众。有关内生抑或外生的争论不可小觑,因为货币内生的假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货币本质的看法,并将货币供给的重要性提升至远远超过货币需求的高度。当然,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比如,戴维•莱德勒 (David Laidler)在1999年编辑的一套三卷本著作《货币经济学基础》(The Foundation of Monetary Economics)中,用了17页的篇幅来分析货币需求,而对于货币供给却只字未提!
我们始终坚定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然而,也有很多经济学家同样坚定地支持货币外生性假设,他们绝不会接受以“货币内生”为假设前提的政策推论。因此,在新版中我们花了两章的篇幅介绍货币需求的相关内容;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个章节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货币供给外生性假设进行分析的。
鉴于人们对“货币内生”日益广泛的接受,我们将打破货币需求理论中经验主义的桎梏,并弱化ISLM模型深入人心的影响。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该模型提出了一个毋庸置疑的假设前提,即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设定的短期利率。在本书中,我们没有费尽心思来证明立脚点的公正性,这使得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心无旁骛,也不易引起学术同行的非议。
读者们对第一版提出了很多重要而合理的建议,在新版中将予以采纳。我们一直坚信,货币经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最近发生的诸多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也是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调整全书结构的原因,再次重申,我们将专注于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读者们会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并能从本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基思•贝恩(KB)
彼得•豪厄尔斯(PGAH)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