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_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 >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商业价值 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1-11 14:01:36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每当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索罗斯都会站出来出一本书,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一度淡出江湖的索罗斯,在次贷危机后重返市场。这本书依然是用他在金融危机中的投资经验来推广他的投资哲学——反身性理论。在出版1年后,重温这本原名《The New Paradigm for Financial Markets》(直译《金融市场的新范式》)的书,发现拙劣的译名并不能掩盖书中智慧的光芒。正如《金融时报》对这本书的评价一样——这本书表明,在对市场运行的深层次思考中,索罗斯领先了他的时代好几十年。下面是书中一些精彩论述:
1.市场参与者的思考具有双重功能。第一,我称为认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第二,由于市场参与者试图改变现状,我称为参与功能或者操控功能(participating or manipulative function)。这两种功能作用方向相反,在某种条件下,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我称之为交互性反身性(interference reflexivity)。
2.对未来抱有的目标和预期,会在参与者的思维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一个双向连接,即把不确定性糅入了事实,又使参与者的观点无法形成知识。
3.易扩散的谬误:如果知识被证明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往往会过度使用知识,把知识应用到它解释不了的领域,此时知识就变成了谬误。
4.波普:批判式思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一个高尚的开放社会,需要它的人民也一样高尚。
5.在你无法掌握的外部现实世界里,与在金融市场上赔得一塌糊涂相比,更能教给你东西的,就只有死亡这一件事情了。
6.无论我们多强大,我们都无法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世界:我们需要主动理解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完备的知识虽然无法企及,但我们必须努力地尽可能向其接近。
7.当获取知识的能力达到极限的时候,信仰的大门便会敞开。
8.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分别研究本身。需求也许适合心理学家去研究,而供给似乎是工程师或者管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它们各自都不算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9.我发现经济学家一直竭力把预期因素纳入到完全竞争理论,因为参与者不是本着实际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行事,而是本着他们想象中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行事。
10.反身性理论认为,市场价格能够影响基本面。
11.当银行把不动产价值独立于银行贷款意愿来对待时,泡沫就产生了。
12.金融市场不能准确预测经济下滑,但是会造成经济下滑。
13.超级泡沫中蕴含着3个流行趋势:
(1)信贷扩张在长期永不停止。这体现为房地产和消费信贷的贷款与价值比率不断上升,也体现为信贷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上升。
(2)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任何国家难以征税及监管,使之成为特权。政府给予更多关注的,通常是国际资本,而不是国民的热望!
(3)金融监管的淡出和金融创新的加速。
14.更复杂的金融工具诞生了——出现了使资产游离于资产负债表外的新手段,那正是超级大泡沫刚吹起的时候。
15.每次危机过后,都会出现新一轮受到低成本贷款和新形式信贷扩张所推动的经济增长。
16.金融市场更多地关注流动性危机,而对长期的后果认识不足。
17.从这场危机中汲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监管当局不仅要考虑控制货币供应,而且还要考虑信贷创造。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