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的经济学笔记_云端经济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云端经济学 > 飞机上的经济学笔记
Bob 云端经济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16 13:03:30

飞机上的经济学笔记

七年前,我才有了人生第一次飞行体验。那一趟三个多小时飞行,让我分外焦躁。不过,此后的多次飞行乃至横跨太平洋,却让我渐而喜欢上了飞行。飞机场、飞机于我而言,总似一种理性的存在,它们设定了时间表,用各式各样的规矩约束着人们,保障安全的飞行。

德波顿在书中曾有这样的观点,机场这种过渡性空间,却可能是文化面貌的博物馆,进而在希斯罗国际机场写出一本《机场里的小旅行》。观察他者,探究旅行、工作、人际关系乃至日常生活的本质,让机场与飞机成为一个优良的发生地。

眼下刚好读完的《云端经济学》,则是来自本土的优秀创意作家吴建雄的新作。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他乘坐飞机的体验非常之多。不过,能将这种飞行体验与观察,从经济学的视角来写出来,他恐怕是本土作者里的第一个。

“周围一切已经被包围,飞行的舱位在特定的时间里,对我来说,已经形成一个移动而独立的空间。”在作者眼里,8000米高空上的云端,便有着换个角度看世界,拨云见日的新体验。更何况,所谓云端,亦表示着变化莫测、看似很远实则很近的事物。

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尤以第一、二部分中的云端意味浓厚。比如说,乘坐头等舱就相当于过了一次筛子,那些不合格的客户早已被扫到经济舱离去了。也就是说,头等舱、经济舱的划分,相当于准入门槛一般,进入前者便意味着高准入合作关系。

但在相对拥挤的经济舱里,谁又能坐的更舒适呢?作者看来,经济舱的狭小空间,使人们有本能的相互厌恶感。比如,谁都希望身边的座位是空的。作者提出“先行者优势”。换言之,对企业而言,先行者相较于后进者,在某些领域内存在着重要且不对称的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一旦获得,又难以被打破。

如果身边的座位不是空的,那最好是位美女或帅哥,这则让你有一种新的感受。此时,你该如何搭讪,便意味着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作者提供了一种很耍帅却绅士的做法,可以参见P11。


所谓创意人士,自然喜欢联想与假定,通过大量看似不靠谱、天马行空的勾连,展开论述,进而寻找新的机会点与创新点,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想法。以拦截飞机为例吧。这种极端的行为,近年在中国不少地方上演。大家拦的到底是什么?争的又是什么权益呢?

作者分析认为,拦截飞机行为其本质是“最后通牒博弈”。众人参与其中,所获得其实是对整个事件的参与权。如果这种权利被剥夺了,那么群体的安全感将瞬间丧失,恐惧感随着而来。也就是说,人最大的恐惧只是对不确定事物的失去控制。换言之,当我们真的不知道下一秒要发生什么时,失控在所难免。

整体而言,整本书言之有理且有物。作者写作风格是极为发散式的,其好处是读着不累,坏处可能是部分文字显得累赘。此外,本书的最后两章,看上去与云端关联并不甚大。

好在,整本书胜在角度之新,且是言之有理产物,故推荐大家拿来瞧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