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写作与思考的重要技能_金字塔原理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金字塔原理 > 精进写作与思考的重要技能
Lush Life √ 金字塔原理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6-02 17:06:48

精进写作与思考的重要技能

金字塔原理很简单,分类分类再分类,金字塔原理不好用,要相互独立、完全穷举。


你还应该知道这点,相互独立、完全穷举是一种思维积累训练,跟运动一样,常常去用,自然就熟能生巧,大脑的灰质就会增多,反应变快。一开始你写文章或做文案常常要好几个小时按照金字塔原理去模仿操作,到后来你就能在电梯里1分钟把一个解决方案给领导条理清晰地汇报出来。这是典型的具有时间积累复利效应的好方法论啊!

再来看看《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是怎么介绍的

1.为什么要使用金字塔原理: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你的表达

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因为主要思想总是从次要思想概况总结得出,文章中所有思想的理想组织机构也必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由一个总的思想统领多组思想。在这种金字塔结构中,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纵向的——即任何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思想的总结;也可以是横向的——即多个思想因共同组成同一个逻辑推理过程,而被并列在一起。


总结一下:金字塔原理符合受众想要先听重点和结论、再听原因和解释的口味,容易理解,脑袋舒服!


2.构建金字塔的一般方法:自上而下法或自下而上法




自上而下思考:

(1)提出主题思想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总结一下:先思考主要观点,再琢磨受众想从哪个方面听你解读这个观点,然后重复以上过程。(这个比较难实施)


自下而上思考: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总结一下:先把你想说的观点(无论大小)都写下来,然后再找逻辑关系组成金字塔。(这个比较好实施)


到这里,金字塔原理就算基本介绍完了,你也可以在今后的文章或文案中按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尝试构建金字塔结构了。

如果你想把金字塔原理用的更好,就要关注如何更好地做到MECE

因为金字塔的纵向关系(上下层级)是比较容易构造的,而横向关系(同一层级)是比较难建立的,即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举)。

先建立这么一个认知

因为演绎推理、发现因果关系、化整为零和归纳总结是大脑可进行的仅有的四种分析活动,相应的,MECE基本上只有4种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2)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3)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4)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知道上面这点(这4点其实就组成了一个典型的MECE结构),问题就简单一些了,我们在思考MECE时候就只需采取上述的其中一种方式去组织你的思想。

举几个栗子

比如采用演绎推理:持续运动能让人充满活力,我在持续运动,所以我比以前更有活力了,用这种结构就能很容易写出目前公众号常见的“坚持运动1000天给我带来了哪些改变”一类的文章了。


又比如,采用程度顺序,这其实是目前公众号或微博里大部分流行文章的写作思路,告诉你什么是重要的嘛,如《请放下你的无效社交》、《我的原则:能用钱解决的就绝不用其他》、《大学生上课为什么要认真听讲》等等。


你发现了吗,MECE为什么好用,因为目前大部分的即兴演讲或互联网上的文章都是在同一层次上的,并没有复杂到需要使用金字塔完整的纵向结构。


然后,依据这个原则,你还会发现,有很多这类罗列性文章其实并不是一篇好文章(从结构上来说),比如《不知道这10个原则,你的PPT就白学了》、《我人生最重要的10个原则》,罗列性的文章通常在逃避逻辑思路,结构是相对松散的。


最后,如果你还想对上述四种逻辑顺序有更深入的认识,或者对如何在解决问题、PPT演示等方面更好地使用金字塔结构,不妨亲自看看《金字塔原理》这套书。


以上。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