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_从优秀到卓越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从优秀到卓越 > GREAT
buzhidao 从优秀到卓越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4-12 19:04:01

GREAT

  读完《基业长青》,我被作者所传达的“造钟而非报时;太极图的兼容并蓄;核心理念与使命”等观点所深深震撼,自然这本《从优秀到卓越》也不想放下。
  这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又证明了提问的重要性):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因为《基业长青》已经回答了什么让一个公司从创立开始保持持续的卓越,然而现实中更多的公司是通过努力成为了优秀的公司,却不知道如何从这优秀走向卓越。
  多么好的提问,个人也是一样,很多人通过努力可以变得优秀,但也是社会大众极为普通的中产阶级的一员,能为他人,为社会所能贡献的相对有限,当然能做到这一步已是不易,可达到这一步的大多数人却总是止步于此,没有谋求更加进一步的东西---GREAT,译作伟大也罢,卓越也罢,这应当是比优秀更有意义的存在。
  所以柯林斯首先就引用“令死神望而却步的,是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提出最为基本的态度“优秀是卓越的大敌”,加之同时学习哈佛的积极心理学,这种求知欲,这种健康的不满足感的重要性于我更加明晰。
但是,也许是读过《基业长青》的原因,柯林斯这次思考并没有让我产生上次那样震撼,“谦逊性格与专业意志矛盾组合成的第五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现实,简明深刻的刺猬理念,三环理论,训练有素的自由加责任的文化,制度之下转变后期的技术加速器,逐步飞跃的飞轮理念”等等思考,的确很好,但又都能从《基业长青》中找到答案。
  但仍然有很多小点扩展了我的思维。
  比如,如何区别大胆创新的目标与鲁莽的目标,这是《基业长青》里提出却未解决的问题,这里用三环理论解释,执着追求的事业,能够做到世界一流的领域,经济的驱动力,这三者的交集便可以是大胆而创新的目标;比如,选择“合适”的经济驱动力,也可以说是合适的衡量标准,能够给公司,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比如卓越是慎重决策的结果;而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不问Why,而问HOW,实干型的DO IT的态度,意义何在,为何要卓越等问题其实是没有什么特定答案的,因为只要你深深热爱你的那项事业,你不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或者去证明你会认真做,重要的是你真的热爱它,在乎它,这其实和恋爱是同样的道理,爱她没有理由,关键是去爱。
  曾经以为优秀就很棒了,但不是你还可以卓越,可以伟大,但这样就够了吗?不,进步,求真,奉献这都是永无止境的,守业更比创业难,更难的问题是持续的卓越伟大。对公司,对个人都是如此。
  于我而言整本书最重要的还是开篇第一句:
  Good is the enemy!
  更准确的说自满,再无需更进一步的满足感是卓越的大敌。让我想起了MARS创始人的故事,Forrest Mars壮大公司买下了父亲掌管的家族的公司,为全家为自己挣到了可能一两辈子花不完的钱,父亲就不愿再努力,保持日常工作的同时就更重视享受香槟鱼子酱的生活,而John Mars却说出了一句“我不要一个巧克力公司,我要打造一个帝国。”把这种不断追求卓越更卓越的态度放到生活中看,可以看到很多中产阶级者,也许是校门口火爆的餐馆的老板,也许什么好生意的高级经理,他们可以更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事业,研究一门学问,或者投身一项更伟大的活动,但或许就在日常生活中,在舒适满意的生活中不愿再努力,转而去关心扩展自己的欲望,填补自己的欲望,于是进步便停止了,自己当然还是觉得愉悦,但这样岂不对不起人本能的对“意义”的追寻,没能把潜力发展出来,贡献出来岂不是可惜。热爱它,就让它美好。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