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指数型组织迈向共享社会_指数型组织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指数型组织 > 建立指数型组织迈向共享社会
崔斯坦特皮 指数型组织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4-11 18:04:49

建立指数型组织迈向共享社会


《指数型组织》是打鸡血的书。曾经我们听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然那是站在传统的土地上表现出的英雄主义梦想,而此时此刻指数型组织说着同样的梦想,却显得一点也不维和,因为我们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头,就等着最后一跃。
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跃呢?人类最初是一个生产者的经济,后来转变成了消费者的经济,而今又在朝着创作者的经济前进。信息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互换了,信息正在迅速取代金钱,成为交流的主要模式。基于信息的世界会带领我们步入富足,宏观变化的趋势就是从稀缺到富足。我们需要新型的组织去面对共有的新时代和富足经济,这种新型的组织就是指数型组织。在这个拥有大量冗余的、基于数据的时代,世界已经指数级发展,然而我们的大量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大型企业仍然是线性的,矩阵(Matrix)结构不适用于基于数据的指数级变化的世界。在掌握了规模化技术后,我们需要学习规模化组织,指数型组织关注拥有使用权或者尽量共享,打造一个适应基于数据的世界的新组织形式。
让我们给看看指数型组织(Exponential Organization,ExO)的定义吧。它是指在运用了高速发展的技术的新型组织方法的帮助下,让影响力(或产出)相比同行发生不成比例的大幅增长的组织(至少10倍)。而能支持这种新型组织的基石摆在眼前,10年前我们拥有5亿部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如今这个数字达到了80亿左右,再过10年它又会变为500亿;等到20年后,我们就会拥有一万亿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在物联网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真正地将世界的方方面面全部信息化。互联网已成了当今世界的神经系统,移动设备则是在这个网络上的终端和节点。
指数型组织需要英雄主义梦想,MTP(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崇高、热切而广泛的理想是这个组织的最核心属性,也是支持这个组织快速膨胀不至于迷失方向的启明星。在文章中更详细列示了从内部到外部的十大属性,简单的说就是运用SCALE属性可以让指数型组织扩展自身,超出传统的界限,而IDEAS属性则可以帮助它们保持控制力和一定程度的秩序。美中不足的是,作者不停地在给我们罗列这些属性,可是它们是如何成为指数型组织特性的逻辑性完全没有谈及,或许对于他而言,我已经把这些组织的共同点都明明白白的列示出来了,还需要解释吗?
可是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中的矛盾体吧。在论及指数型组织时,独角兽公司是这些组织成长后的优质形态,而google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他同样举例告诉我们,拉里·佩奇在2011年4月成为谷歌首席执行官后最先采取的一个行动就是收紧管理层级,将组织平面化;Google 在最终发布前耗费了两年的时间和无数的精力。尽管这一产品的制作水准上乘,但等到其发布的时候,即2011年夏季,Facebook早已成为几乎不可撼动的霸主了。这种矛盾的例子必然会在各个独角兽公司长大后出现,而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逻辑解释。按照作者的归类,微软为什么就不能算是指数型组织呢,但他甚至拿了海尔做例子也不用它做例子,恐怕就是微软有更多google这样矛盾的表现吧。
在组织结构愈发信息化、分布化的同时,内部的组织和执行方面的成本也会降到接近零点。最终,在有了如此低廉的执行成本时,我们预期的组织设计上的寒武纪大爆发将会发生,即从基于社群的结构到虚拟组织的一切都会变成小型的、敏捷的和可扩张的。这个梦想确实看起来已经不是遥不可及。
但是指数型组织真的是趋势吗?如果是的话,会持续多久呢?换种问法,指数型组织范式是可持续的还是昙花一现呢?指数型组织会在整体经济中造成多深的影响?多少行业和市场会遭到颠覆?多少目前成功的公司会在指数型的竞争对手面前黯然离场?最终,指数型组织经济会如何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作者认为他已经给出了答案,我却觉得需要你自己来推演和想象。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