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这本书真正的价值不是将书本中作者讲解的内容啃一遍,更多还是需要读者自己结合其他书籍的精华,从而真正意识到70-20-10的重要性,也是HR培训管理者亟待改变的认知和态度。
书籍前半部分细细品,慢慢读,因为每看一章,给自己还是有很大的冲击,也陷入很多思考,脑中闪过很多未来需要改善的画面。
第四章后,我就没怎么认真读下去了,可能还是觉得前几张比较有收获吧。
(这本书应该是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好好读读,HR一度,肯定觉得知音啊!说到心坎里面去了~但是最终要去实施,还是要业务部门去配合,去支持这事儿)
只谈自己吸收到的,对自己非常有帮助的内容:
一、90-10原则
1.员工学习成长90%来自非课堂的学习,10%来自正规课堂教育;
2.企业90%的问题是培训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10%可以;
3.员工90%的发展责任由部门直线经理负责,而只有10%HR有责任有义务负责。
看到这里,想到了我的总监和我分享的内容:目前我们给一线部门的培训,需要将标准和要求,再高级一点就是把公司的发展方向,传递给员工,而他们是否真的将这些内容应用于工作当中,是否循着公司的大发展方向走,谁说了算?肯定是客户和大领导,而谁需要为员工的表现负责?绝对不是培训组,应该是直线经理人。
回想一下:每次对客服务出现问题,领导总会在客户满意度和总经理信箱回复内容中批注:请XX部门跟进培训!!
其实每次都是这几个字,然后部门经理就找回部门培训组长:找一下人力资源部培训组,协助我们培训一下员工的服务技巧/意识/心态···
培训组长:经理,我们上个星期才培训过这个内容,可能再培训员工会····(还没说完)
经理:那就是培训方式不对啦,为什么还是做不好?找一下HR
培训组长找HR,吐了一大堆自己的苦水之后
HR:这个培训,我们已经统一将培训内容上了一次,你们自己还专门挑人来学习、练习过,再回去转述说的,就你们的培训讲师,水平也不错的!怎么什么事情都怪培训,怪培训!
往往这种时候,培训管理者已经觉得培训够多了, 部门经理却觉得什么培训都没做,才导致客诉!这种信息不对等,最终害惨了的就是员工呀~然后培训的人累到死,
所以需要改变的,首先就是观念。直线经理/主管应该为培训负主要职责,你可以说HR培训不到位,是因为培训的内容不够贴合实际,缺乏实践性,这样HR可以去调整,但是明明HR培训了,主管经理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甚至都不知道培训了什么鬼,
所以,以后的培训,开一门新课程时,将涉及到的部门负责人拉过来,听试讲!有问题当场改,没问题就证明他们认可了这些内容,如果出问题,就应该去抓执行层面!
问题又来了,你HR培训组的知道这一切有什么卵用?你一个人能做到这些,你就是总经理了。所以,谁应该知道这一切?
——你的HR负责人、分管领导必须知道,知道还不够,应该支持!要由他们去给业务部门管理者灌输这个思想,甚至是负起这个责!大领导这么想了,你再给我扯皮,就拿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开刀!
不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就你一个执行者晓得这么高深的道理,啥用都没有!
庆幸的事,在这这件事儿上,我的HR总监非常支持,甚至鼓励我们这么做,她也能站住脚去监督各部门。
综上所述,HR培训者思考三个问题:
1.培训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吗?
2.培训经理对员工负责吗?谁应该为员工负责?
3.培训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吗?
二、70-20-10原则
先解释:员工学习成长70%归功于工作历练,20%来自人际互动,10%来自正式课堂。
这章节我一直在思考,谁应该对员工负责?
以前总觉的做培训,培训师的引导、责任心最重要,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到员工,甚至有时会担心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指导员工(也是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给害了),就觉得员工表现差了,还真的跟自己的培训有关系,甚至有时候会歇斯底里,和员工说你为什么不这样,为什么要那样等等。
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谁应该为他们的成长负责?当然是他们自己,部门和培训部,都只是一个提供学习提升的场所,而讲师和直属上司只是监督者、教练。
(忽然想到了之前一个管培生考核不通过时,面谈很生气的说:我觉得不服气,因为你们给我的培训太少了!都是靠我自己去自学的!我都没有去外面参加过培训!现在想想,员工层也老是抱着一个期望,上了培训课,我就能提升了,要改变这些问题,难,真难,非常难啊~·)
具体怎么去实施,其实书中并没有具体提到,分享了很多案例,可能这也就是我觉得书籍缺失的部分吧,不过,这本书既然是阅读地图,那就应该去查阅相关的书籍···
说说这里面对我比较有启发的一段话和做法:
”(在许多管理者早期经历中)在他们的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过程中,那些管理者至少会遭遇一次”无计可施“的困境。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一定会遇到不熟悉的职能、业务、产品或者技术,有时他们过于年轻,有时他们的背景是”错误的“,有时他们不得不掌握计算机专长、金融专长或法律专长。有些人发现自己身在异国他乡,不会使用当地的语言,或是无法与手下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挑战性的是不让这种困境置自己于死地,并且学会如何通过解决问题来发展自己。“
很简单:从培训到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激发有发展潜质员工的挑战意识,可能为他们设计的工作往往可以比你、甚至他们的预期稍高,在这种挑战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毕竟,机遇也就意味着挑战。即使出现了问题,正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问题就是契机,出问题也不要但系,这正是你可以去指导员工,帮助他成长的好时机。
直线经理人更应该意识到这点,不是培训就能解决”当务之急“的~
三、HR的配角角色
这章说得这个理儿很好~有很多企业HR已经开始”指点江山“了,甚至抢了大主角的戏份,这点我也很认同。
不是你培训技巧非常高、培训的内容很华丽,内容充实,就一定要全面铺开培训,最终谁会用这些技能?结果会怎样?上课的时候捧腹大笑的员工回去了之后,对他而言,这培训有啥用?
所以,HR要改变角色,其实挺难的,不过近来HRBP越来越火,其实也证明着更多的公司对HR的只能重新进行了审视~
我自己写了一些笔记:
3个建议改变目前的培训大问题:
1.从结果出发(业务需求)→目标
2.培训经理要与直线经理形成业务伙伴(从直线经理人的考评中观察培训的结果)
3.效果提升在于课后的行为转换(把培训人员的直属上司拉近监督的队伍中)
并且,在完整这些之前务必思考好:
1.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2.想达到怎么的目标?(目的和目标不一样的哦,目标是可以量化的)
四、柯氏四级评估
以前只是知道有这个东西,但是反应、学习、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还真的不清楚,所以看完这本书,已经入手了《柯氏四级评估法》,决定拜读一下这本培训经典之作。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