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时代的洋务运动_打造Facebook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打造Facebook > 新技术时代的洋务运动
笨球 打造Facebook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4-12 23:04:37

新技术时代的洋务运动

作为一名国内从事投资行业的非技术出身的屌丝,每天反省自己该往哪个行业方向看,什么渠道方式是最高效的接触到项目方式,如何辨别好的公司,什么阶段的公司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打动,怎么帮助他们提高。

所以尽可能找到手头的书来读,就如同晚清时代学习西学的大辫子书生们,囫囵吞枣。我读Peter Thiel的CS183 摸清方向,去Crunchbase找案例发觉趋势,读没有盈利但已经证明big story的纳斯达克上市明星企业的年报看商业模式,翻腾国内亚文化下的各种流行趋势找屌丝创业家们,找成功牛逼投资人的观点来读。最后一条弱一点,国内的文化当中一般是不愿意提及太多干货的,成功的人士说的东西都是媒体想听的,或者成功人士想说给大家听的。

这本书一定程度满足了我的好奇心,Harry在FB的经历我想看看这样的公司是如何诞生的,他到国内做投资的思路是什么。所以我重点阅读的是Facebook当中做项目管理的经验和Harry做投资的尝试。而且多年的程序开发经验也让这本书的阅读性非常干,理工科背景的人读起来会非常爽。

在2014年这个时间节点,Harry在国内投资领域迭代了1年了,也投了10-20个项目,不知道有什么新的想法跟大家分享。这是我最想阅读的第三部分,如果未来还出新的书的话。他的投资思路的规划和自身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

Harry的干货笔记摘要在下面,荣耀归他,我只是整理
---------------------------------


一、Facebook的文化体验:
黑客之道: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Code wins arguments。

工程师驱动文化
在产品端: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的话语权是60:40,在后端几乎是100:0

这种MVP的原则可能在硬件和传统软件行业是不适用的:
因为硬件一旦销售出去,如果发现问题,只能召回或者下一版
普通桌面软件也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为了规避员工离职的心思定了 无法更改
提出了 hack-a-month的活动 方便员工调动到别的工作组去


二、Facebook产品开发流程经验分享
1. Picture the vision and set the goals
Smart原则 specific measurable aggresive realistic time-bound

2. collect ideas and prioritize
另外在头脑风暴的时候 不去讨论某个事情的好坏
另外他们在时间傻姑娘遵循6-2-2原则,60%的时间放在那些能够语气的工作上,20%的时间华仔后台构架和产品质量上,20%的时间花在比较有风险、有争议的、可能会带来某种颠覆性的后果的想法上。
跟中国公司不同,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能不能做成一个很多人都会去用的伟大产品。如果做成了,钱不是问题。

3.跨团队沟通

4. 告知所有可能关系的人

5. 设计产品
任何一个项目,具体执行的一般设计是个维度:
Feature Set,
Time to Market,
Budget,
Quality(Scalability, Performance)

有一个3-10倍的规律,这一代产品维系3-10倍的预估用户量。

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以遵循下面的原则:


   * 1. 不要过度设计

   * 2. 产品月简单越好,但并不意味着简陋

   * 3. 对于自己做出来的产品,你必须是它的用户

   * 4. 产品要确实有用,主要流程尽可能通畅

   * 5. 不追求完美

   * 6. 保留最基本的质量底线


6. 明确的责任可以“逼迫”工程师担当责任

7. 定期的碰头会

8. 了解进度 汇总报告
每周五会把工作的完成情况写成简报。

9.发布产品和监测
可以采用灰度发布的方法来控制发布的范围和速度。
监测的数据主要是两类:
一类是数据反映当前的系统状态,比如访问总量、访问成功量以及占总量的比例、致命范围错误的量和比
另外一类数据反映新功能的用户影响。

Facebook提供给员工的是Option和RSU
获得方式是入职谈好或者是每次业绩评价之后作为激励加送的。如果公司发展很快,第二种往往比第一种少很多。
一般是分4年福清,第一个周年1/4, 以后每个月是1/48的齐全发到员工名下,知道第四年末,所有期权付清。
税务是需要考虑的大问题,财务顾问能够提供一定的建议。


三、关于个人做投资的思考

1. 如何考察投资项目?
产品、技术方面要有一定的壁垒,不能纯粹是模式创新的公司。
1. 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problem is real
2. 市场要足够大,否则这个事情最终很难商业化、规模化 market is big
3. 解决方法让人真心称妙 solution is smart
如果是纯粹模式创新的公司,产品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很多人都可以做,如果资源比你更多的公司也参与竞争,你基本上就没戏了。
4. 有一个潜在的了给你想象的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

2. 理想的最佳创业团队是三个人:
一个ceo,有远见、有理想、有激情,在产品方面很有想法、很有经验,知道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重要;
一个是技术人才,除了写程序可以不管别的事情,但对正在做的产品有认同感;
一个是做商务和运营的,能够跟人打交道,拓展市场机会。
全能型的创始人,不会投资,另外超过3个人,沟通也会有问题。

3. 关注的六大领域:
(1)Mobile:起源于移动端的应用;
(2)Payment:让支付变得更加顺利、高效、安全,可以面对用户也可以面对商家,尤其移动支付。
(3)Cloud Application(云应用):不是Cloud Infrastructure;而是像dropbox和evernote这种应用。未来5年把过去的企业段Enterprise Software做到云端。
(4)Education:
(5)Travel/Food
  (6) Big Data

他的策略是跟薛蛮子和徐小平合作,因为他们很懂得市场的运作,怎么去打开渠道,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精准的“看人”能力和后续融资找接盘人的能力。同时周鸿祎给他的建议是中国的玩法和打法会非常的不一样。

4. 山寨VS创新
破坏性创新不一定是“高精尖技术”,我们可以看生活中的问题,工作中的问题,哪些是实实在在的,哪些是让你不刷过呢的地方,用你的想象力找出一个你说认为理性的解决方案。

5. 推荐的书籍:
startup for you
lean startup
cross the chasm
Facebook effect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