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作者的在线分享,满满的干货_社群营销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社群营销 > 三位作者的在线分享,满满的干货
solow 社群营销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15 17:08:59

三位作者的在线分享,满满的干货

秋叶


3秒看结论:

1.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建立社群

2.群规的作用不应该是告诉别人不要做什么,而是鼓励别人去做什么

3.没有交流的群分享没有价值

4.社群变现,你需要做好暗示


1.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建立社群
只有那些复购率高、能让大家长期一起交流的产品,建社群才有意义。比如为婴儿香皂这个产品建社群,大家在群里围绕着香皂能讨论什么呢?但是,并不是说这类产品就不能搭上社群营销这辆车了。你可以打入别的社群,例如各种妈妈群,通过别人的社群,来传播自己的产品。但是,问题又来了,我们都很讨厌群内发小广告的,说不定你刚发一条广告,还没来得及打声招呼,就被移除社群了。

下面手把手教你如何机智的在社群里打广告:首先你需要找到家群里的权威人士把你介绍给大家,用他在本群的权威给你做背书;在介绍产品之前,先发一个大红包,然后告诉大家,想了解婴儿香皂就找我哟(前提是你产品的质量真的很好)!获取大家的信任之后,你甚至可以在群内做分享,让大家更深入的来了解你这个产品(当然啦千万不要打着分享的名头明目张胆的做广告,要有技巧!有技巧!这个下面在社群如何变现中有提到)。

2.群规的作用不应该是告诉别人不要做什么,而是鼓励别人去做什么
群规是越严越好吗,大家都不灌水聊天,互相之间没有交流,那你这个群可能很快就死掉了,没人希望加入一个有着各种条条框框的社群,遵守规矩太累。

群规太松呢?就会被各种小广告,灌水信息刷屏,最终不堪其扰的群员选择退群,群也就成了死群。

秋叶大叔提到一个“刷屏测试”:在一个大家默契度很高的群里,发生刷屏并不会让你感到厌烦,你反而会好奇大家都在聊什么,赶紧参与进来别掉队!相反,没有默契的时候,两个人在群里讨论了半天,你进去一看,都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这时你会觉得这些讨论特别没有意义,从而感到厌烦。

所以灌水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聊天内容是不是多元化的,你不知道的,你好奇的。好的聊天内容,会让你获得更多信息而不是垃圾,你觉得在这个群里拥有一个很大的世界。

所以很多群规让我们失去了在群里了解多元化世界的机会,而好的群规应该是一个鼓励分享、交流、勾搭的文化,它不是告诉大家不要做什么,而是告诉大家应该在群里做什么。


3.没有交流的群分享没有价值
现在的分享很多,分享品台也很多,大都是导师讲课,讲完就走了,好一点的有答疑,互动性太弱,分享者听众之间没有建立联系,听众和组织者之间也没有交流。所以秋叶还是更推介微信群内分享,因为微信群不能禁言,你的分享可能随时被打断,但这并不是坏事啊。通过听众的反馈,分享者得知自己的分享效果,听众有了参与感、存在感,组织者也能通过听众的反应,评估这次活动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打断必须有一定的规则,避免分享者得内容被刷屏掉。

4.社群变现,你需要做好暗示
对于社群变现,秋叶大叔应该是特别有发言权的。他的经验是,消费是需要引导的,你得不断的去暗示潜在用户,好的产品是需要并值得付费的。当然,你首先在这个领域需要有权威,你说的话别人才会相信,像秋叶,他在PPT制作上水平很高,所以他开发的PPT课程你自然会认为其有价值,值得去付费。


秦阳


秦阳一直是个认真耿直Boy,所以他以来就放出了大招:《社群营销2》思维导图http://naotu.baidu.com/file/8e333172dcd73ef9a855d543afad0c42?token=a8ccba399046b4f4

然后抛出了三个问题:

活跃度是社群营销的核心吗?

社群营销到底是在做什么?

为什么一定要建自己的社群?


1.活跃度是社群营销的核心吗?
和秋叶的观点一样,一味的追求活跃度并不可取,关键还是要看交流的质量。

这里举了秋叶PPT的学员群的例子,它平时是禁言的,只有嘉宾分享的时候,才会关闭禁言模式。那这不是和上面秋叶说的,群内成员要建立联系,要有参与感相违背吗?其实并不是。因为群并非是唯一的链接啊。平时有问题,你可以小窗管理员,解决产品服务问题;在微博上交作业,就会被老师点评,解决成员参与感问题;优秀作品会被老师转发,解决成员之间的联系问题。由于群平时禁言,反而大家不会刻意屏蔽,有消息内容时,查看率就会很高。

2.社群营销到底是在做什么?
在社群营销兴起之前,火的是微博、微信公众号、微商,大家在这些平台上卖自己的产品,但这是很难做出口碑的,因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大家对你的话不信任。所以如果把营销比作容器,这类营销就是弱容器。

而社群是强容器。因为社群将用户聚集到了一起,然后通过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去传播口碑。

3.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建社群?
前面秋叶大叔也提到,有些产品天然就不适合建社群。所以在开始建立社群之前,要明白你通过社群想要得到什么?如果你要卖产品,建群不是目的,达到商业化才是目的。基于这个目的,你可以承包社群,可以打入别的社群,可以去别的群做分享。

之前秋叶大叔举个的栗子:一个朋友是卖定制T恤的,他为了打开市场,就混迹于各个明星的粉丝团,打入用户内部,将自己“伪装”成粉丝,然后推销各个明星的定制T恤,如果印的是你的爱豆,你买不买?

陈慧敏


慧敏姐(@三月巢北)是BM的创始人,关于如何开始建立一个社群,有非常多的实干经验。从0到1建立社群,如何建立运营团队,社群活动怎么搞,怎么去变现,全都在这里了。

1.没有社群运营经验如何破冰?

2.如何打造一支得力的社群运营团队?

3.如何做好社群活动提高满意度?

4.社群如何从免费到收费过渡?



1.没有社群运营经验如何破冰?

1.1 明确目的。建群是为了卖产品,还是积累口碑,还是纯兴趣群?不同的群,玩法不同,运营方式也不同,群的定位,在一开始就要想好。

1.2 融入圈子。练习英语口语最快的方式就是找个外国男/女朋友,对于0经验小白,建一个社群最快的方式,就是融入别人的社群,亲身经历过才会更深刻。

1.3 重视积累。经历没有经过总结,始终是经历过而不能成为经验。复盘总结,不光是为了自己成长,它也是后人经验手册。没有记录就好像没有发生,鬼都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

2.如何打造一支得力的社群运营团队?

1.1 人才自培。只有认同社群理念的人,才会真正为这个社群付出。社群本身就是一个新兴事物,并没有多少前人经验可供参考,大家在一起讨论摸索,形成自己社群的经验宝典,新人进来,这份宝典就是培训依据了。

1.2人员储备。不管团队人员流失率高低,人才储备都是必要的。只有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团队才能保持活力,对老成员也能形成竞争。

1.3 回馈奖励。比较做社群不是做公益,一味的要求成员付出而没有回报是不现实的。而不同的发展阶段,给出的奖励也会不同。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让成员自己带项目,这就是一种莫大的肯定。

3.如何做好社群活动提高满意度?

1.1 降低期望值。还记得今年高考试卷中考了98分却被打了的小孩子吗?如果一开始给别人的预期过高,失望就会越大。

1.2 超出预期。降低期望值,并不是不去追求完美的借口。最终结果给别人带来惊喜,会促使他更期待参加下一次的活动。

1.3 跟踪反馈。由于合作伙伴无法参与运营过程,只能看到结果,这时候及时的反馈,让他们知晓活动的进度,心里有底,有困难也可以一起解决。对于工作人员,及时反馈事件进度,也减少了沟通成本。

4.社群如何从免费到收费过渡?

1.1 积累口碑。在还没有形成品牌之前,免费可以带来更多的用户,但提供好的服务才能留住用户。到了收费阶段,更要做好相对应的服务,如果只是收钱,服务跟不上,那么很可能就是一刀收割,以后就没有了。

1.2 风险管理。对于没有把握的活动,先小范围推广,然后通过复盘,总结经验,在下一次活动的时候全面推广。

1.3 精力分配。从免费到付费,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平缓度过。人员分配上,BM内部也是职能和项目兼顾,避免因为带项目,而忽略日常运营的情况发生。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0022662366c1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