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想象地好_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 比想象地好
Billy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30 18:01:34

比想象地好

【笔记三部曲】
笔记本的分类是学习、工作和演示型。我简化称为S.W.P. 而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事实—>解释—>行动。
我称为:三部曲。即左边的板书区域、中部的发现点、右部的总结或行动区域。另外,上部通常有显著的题目以及总结。

由此,作者分享了不同的笔记版式。从McKinsey的空·雨·伞思路,到BCG的Life Clipper Section,再到东大笔记本、埃森哲的Point Sheet以及传统的康奈尔笔记法。

方格本本身的作用在于画图e哈对其。而其“副作用”反倒成就了放个笔记本。它最大的好处是对于工作、学习、演示的思路整理,或者八运会所言的“二次开发”、迭代开发。

作者说,笔记本的作用是“记忆、思考、传达”。好的笔记本本身就是presentation,是舍弃后的思想,是可以再现出来的思路和未来。

【好笔记的特点】
首先,作者建议横向使用笔记本,这符合人的创造和输出信息的特点。而大前研一更有意思,他会从大笔记本的左下角一路写到右上角,即“精华区”。

其次,作者强调A4笔记本的作用,更好使用。确实,我之前都是用B5的,要大一点,“容错性”才好。讽刺地是,这本书附赠的,只是一本B6左右开面的小方格本。

再次,记笔记的方式上,作者提倡一页一题(如果要二次开发的话,那有时需要二页一题,右边自留待开发)。作者说要有显著的标题。
箭头也能起到引导和逻辑表达的作用,主要是强调、展开、总结三种。

工具,作者提倡使用的颜色不要超过三种,用好的笔和本子。不同的颜色可以用来区分“事实”和“意见”。

【副作用】
刚才提到的副作用,是指没有必要一定用方格笔记本来实现目标。顺便一说,这也是这本书最受诟病的地方:不切题。
那么有哪些“副作用”呢?
第一,商业思维。作者提了做好笔记二需要锻炼的思维能力。这是从一种分析问题的舍弃力(如麦肯锡顾问可以从100中取出精华1),进而演化为商业思维,并提炼出论点。对于论点,还有进一步的“提问力”(可惜作者提到的书:《三分钟问出你想要的答案》和《提问力》都只有日本版)。而后继的ppt制作等,都有外包公司可以操作。
第二,工作笔记以“行动”为出口。需要多问为什么来精炼和升华问题。一个典型的思路是:论点设定—>事实及意见—>为什么—>行动。注意,在《麦肯锡意识》里,也同样提到了甄别问题后的这种预设问题并推演方案、验证方案的方法。
第三,作图。这应该是重点,我的切身体会是,方格本作图确实很好。人类的心理对有对比、高低有落差、有顶点、高低对比都有天然的触动。商业笔记往往按照需要达到的效果,反推,使用恰当的图标来演示。
第四,一万张纸。坚持不懈磨练自己的思路,记满某个领域的一万张纸,可以成专家。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这是同期阅读的另外一本书。这是一本一小时之内就能读完的无病呻吟、滥竽充数之作。
核心观点是,用随身携带、记录信息的1)记事笔记本,和记录截止日期、进行进度管理的2)日程笔记本,和丰富内容、整理成文档的3)航母笔记本,配合使用。而所有内容,建议列印。

活页。活页的好处是整理自由度高。
A书评。即Action书评。作者读书是看输出,而不论输入的。是功利地看多少、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即,行动计划是其读书的输出。

【神奇手帐】
本书装帧精美,虽然也是1.5小时就能读完,可取点不多,但其不少地方立意较高,从工作、生活方式、意义等角度思考笔记的使用,很有点意思。

作者提议用不同的颜色记录不同类型的日历。

月度计划,我倒是感觉用PC、手机更加方便,同步和提醒也很管用。而周计划可以借鉴之。

获得满足感,这点相当重要,别让自己老是被工作追着跑。这点感触极深。排的太满,一定完不成。其结果是,要么加班太累毫无满足感,要么影响第二天的效率和积极性。而如果懂得留白,则会有“终于完成了”的喜悦感。作者对自己适时的奖励和细微的感恩也很重要,这让一天更有意义。我现在也尽量利用累的时候来淘宝,这种小满足感用来犒劳自己,正好。作者还强调和健康相关的用红笔写出;周末会可以放空一天,并标记为“无所事事的一天”。这种连放空都要安排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作者所谓随身带着走的笔记,用来记录“人生五十大目标”、“禁止集”、购物清单等,都不错。这可以用印象笔记替代,这样可以不用担心一页不够的问题。但却是便利性又不及小本子。手帐的便利性,让它变成了一个高级执行机构,随时翻、随时执行。

只要打印出来,就能世纪感受到“信息量到底有多少”,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容易预估“大概需花费多少时间才能读得完”。

购物时,写下当时的情绪,这个点有意思。连购物这种植物神经驱动的“本能反应”,而非情绪,你如果去观察,也一样会让自己更加理智和冷静。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