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整整一个礼拜时间,这本《史蒂夫·乔布斯传》总算被我看完了。尽管本书只有500多页,但自己的阅读速度却仅仅是一小时看上四十来页,估计是书中各种人名给自己带来的困惑造成的吧。
很显然,在中国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不知道苹果,不知道乔布斯了。虽然我没有在三里屯的苹果专卖店买过苹果的产品,但我能想象到那些通宵彻夜达旦排队的果粉们的疯狂。当我在北京的地铁上看到很多人目不转睛地盯着iphone屏幕时,甚至在我的家乡--苏南经济排名倒数的句容--也能不时看到iphone手机的身影时,我不得不感慨苹果的产品真的是令无数人沉醉其中。想起一位学长对我说过的话:“虽然我不会买苹果的任何一款产品,但我很佩服这么一个公司。”没错,是乔布斯造就了苹果,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在去年乔布斯去世后翘首期待这本关于他的个人传记。
可以说,这本书算是一本对乔布斯介绍颇为详细和具体的书。本书从乔布斯的出生开始,介绍他的养父母,一直写到乔布斯在11年的某个午后静静地思考死亡,乔布斯56年的岁月就完全包含在此书中了。本来我对于乔布斯不是很了解,对于苹果也只是知道其因为昂贵和优美而著名,读完这本书后发现苹果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与此类似的,乔布斯的经历更是在大起大落中跌宕起伏。从出生时的被遗弃,到22岁就创办苹果公司成为亿万富翁,再到被迫离开投资皮克斯,然后再到回归苹果,乔布斯上演了一出极佳的人间剧。相比他的这些经历,我想很多人更关注于他的那种个人魅力,也就是那个书中经常提到的现实扭曲立场。他对于用户体验近乎疯狂的追求和对于一体化封闭性的执着让苹果公司在各种批评中逆风而起,赢得了广阔的用户群。说实话,其实乔布斯技术并不算牛,编程能力估计和比尔盖茨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是他总能聚集一大批牛人来到他的身旁为他玩命干活,而且无论他多么不讲情面的对待他们,他们从没想过对抗或者反叛。麦金塔电脑团队一周工作90小时,乔布斯总能让开发人员在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任务,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乔布斯如神般的助人之力。
在书中,我看到的乔布斯和很多人并不一样,正如作者所说:在他面前任何东西只有两个状态,要么是极好要么是狗屎,根本没有什么说得过去还是马马虎虎。显然,这是这一点让苹果制造出来的东西成为华丽优美的象征,成为尊贵和品位的代名词。同时,乔布斯说话从来都是直来直往,他喜怒无常,甚至对人有些刻薄,可能刚才还说你工作做得不错,然后突然就破口大骂你做出来的东西是垃圾。在他重新掌握苹果并成为真正的最高执行者以后,他砍掉了很多产品线,更加专注的做几个产品,他的性格特单也得到了充分的宣扬,在那时处于低谷期的苹果正好需要这么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于是,接下来苹果取得的成就就有目共睹了。
总的来说,这是我读过的关于当代人物最好的传记了,无论是果粉,还是讨厌苹果支持开放的自由人士,都会喜欢这本书,读者也会从书中感受到真实的乔布斯,他的影响力不会因为这本书中提到的他的缺点而减少,相反的,只能是更加强大,他在世人和后人眼中的形象也因此更加伟大。
最后我想摘抄本书最后一章乔布斯的一段话,尽管乔布斯看不起慈善事业,也不会像比尔盖茨那样捐款,但他的话却体现了他致力于推动人类进步的理想,这真的是太可贵太可贵。
我的动力是什么?我觉得,大多数创造者都想为我们能够得益于前人取得的成就而表达感激。我并没有发明我用的语言或数学。我的食物基本都不是我自己做的,衣服更是一件都没做过。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赖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成员,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我们很多人都想回馈社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添上一笔。我们只能用这种大多数人都掌握的方式去表达——因为我们不会写鲍勃? 迪伦的歌或汤姆? 斯托帕德(Tom Stoppard)的戏剧。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天分去表达我们深层的感受,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去为历史长河加上一点儿什么。那就是推动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