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的动态管理_重新定位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重新定位 > “定位”的动态管理
乡村土狼 重新定位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4-06 13:04:31

“定位”的动态管理

“定位”的动态管理
评《重新定位》

读《重新定位》,最好和《定位》对比来读更有意思。《定位》是该套营销丛书的代表作,而《重新定位》是作者的封笔之作。

特劳特的营销理念非常重视“竞争”理念,在《定位》中他就曾经这样描述重新定位的:由于空位太少,公司必须通过给已经在人们心智里占有的竞争对手重新定位来创建空位。换言之,要想使一个新理念或新产品进入人们的心智,你必须先把人们心智里原有的相关观念或产品排挤掉。市场就那么大,你要让新产品获得份额,或者让现有产品的份额进一步扩大,那么你就需要调整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调整后的结果就是你从市场中获取了新的份额,而你的竞争对手就相应要减少份额:你的成功是建立在竞争对手的“失败”上的。

《重新定位》就是在这个理念上进行的一种延伸,“定位”是根据战场中的敌情制定战略,而“重新定位”则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敌情进行战略上的调整。定位需要逆向思维:从潜在消费者开始,而不是从自己开始。重新定位的成功来自外向思维,这才是市场所在:重新定位更注重针对竞争对手的策略进行营销策略上的调整。在宏观经济变化、政策调整和技术革新之后,顾客的需求会有对应的变化,而各个公司都会根据上述的变化进行营销层面上的更新;注重“竞争意识”的重新定位首当其冲会瞄准竞争对手,根据对竞争对手策略(或者对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策略的与其)进行定位的重新设计,以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定位》和《重新定位》都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上:产品已经定型,或者公司认为已经足够地有特色,而根据这个产品进行的营销设计。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作者围绕如何获取销售额的最大化而努力的营销理念,对于具体的实际营销操作上应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的很多营销理念也在中国得到推广和应用。例如其中的“为了增长而增长可能是一个陷阱”、“ 重新定位游戏通常归结为选择一个正确的词语,这是一场认知战,词语就是你的武器”、“ 尽量不要对你的定位和重新定位战略进行过多调研和思考,诀窍是保持简单明了”等等。

但是将产品和营销隔离来看,有时候则会显得单薄,就像我们分别对待价值和价格一样。公司的基业长青更多是基于产品,而不是营销;但产品的优秀不一定能确保公司的卓越。营销上的很多理念可能都是这样,他们的偏颇中又带有真理,使得我们不得不相信,用汤姆 彼得斯的话来说是:我们是唯一一个相信情况会不断变好的社会,于是人们不断被像我这样的人欺骗。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更赞同的是“动态管理”这一思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外部环境的预测、内部数据分析,对经营策略、管理手段进行适时调整和对计划进行修改和补充。从这一点说,重新定位是对定位的一种动态管理吧。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