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荐我的书_2小时品牌素养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2小时品牌素养 > 朋友推荐我的书
To Win 2小时品牌素养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5-19 11:05:39

朋友推荐我的书

  本书是我最近读的一本普通的书。我现在还没有完全读完,可花了一天的时间,读了三次,每次阅读不超过1小时,现在都到一半了。先这样说吧,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这是第一本有人推荐我书而我真正能看到的书,内心还是多少有些新鲜感。然后感谢完后,我简单说一下今天看这本的一些感想。
   首先,这本书看起来会让我有成就感。整本书厚度3CM左右,有200来页。这样算起来内容不算很少,可是翻起来看的时候,才发现里面文字间的间隔非常大。一页看下来,很轻松。几乎一分钟不到就可以扫完。这样的话,我翻页的频率就大得多了,然后就觉得自己阅读速度很快,很有效率,成就感油然而生了。
   其次,我来说说这本书的内容。用一个字来提炼。“紧”。我看到的这一百多页内容很多,作者很能扯,一会扯到中国的娃哈哈、一会又扯到美国的可口可乐,一会扯洗发水中的宝洁,一会又扯到电子苹果。品牌企业随处可见,可他这么扯,却让我有紧的感觉。从头到尾都一直围绕着“定位”来作文章。没有一点偏道。就好比他在书中一直强调定位要“小”、必须得“小”、不“小”绝对会失败,定位不“小”失败的有哪些,定位“小”成功的又能有谁?看来这是职业病,他写文章的风格和他所要阐述的主题一样,非常“紧”。
  最后,我来谈谈这本书给我的一些益处。我觉得,这本书对我的教导和益处在第10页以前就已经全部给我了,定位“小”、切入口要“小”,要坚持自己“细分市场”....当然我认为这是个很普通的常识,只要懂一些营销的都知道这个浅白的道理。而书中之后说的那些只是为了他所说的“定位”在做包装、做证明。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废话。因此在后面我在看这本书的目的主要偏向于能够了解一些企业常识和锻炼点文字逻辑能力。
  接着看吧,看完之后,再来补充,先透露下,我会补充一些我不太认可作者某些观点的想法。“我说的话并不一定是对,却是内心真实的声音”不过我倒是蛮期待后面能有什么令我惊喜的理念和资讯。


终于把这本书给看完,出于对上一次的承诺,必须要说点什么。刚刚下课回来,天气比较闷,心情不是很好。所以脑子里有些乱,我简单呼吸一下。
  我一开始想说的是这本书在后面还是没能给我什么惊喜,我至今读完,回想下自己得到什么东西,还是没总结出什么新的理念或者其他。我不清楚是我自己的阅读能力弱还是这本书的吸引力小,我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会走神,一页看下来,才突然醒悟过来,啊,我是在看书啊。呵~
  其次我就谈谈上次保留着等待惊喜出发而打算不说的话。这样的,书中的主要精髓在于谈“定位”, 一句话来说就是你定位小了、切入口小了,做得专业、而且持久的专业了,就能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发掘品牌的巨大潜能。可能在书中还穿插了其他的名牌保养观,比如发现对手的强势而进行挑针,从而将这个毛病作为自己核心竞争力打击对手品牌,代替对方辛苦开拓出来的市场或者开辟与对手有差入的另一个空白市场,形成对峙。左岸咖啡不是正宗的咖啡,在其走得法国高雅路线,这个时候有一个正规的法国咖啡品牌同样以“高档即饮咖啡”为特质进入台湾,打击山寨伪法国咖啡品牌;芙蓉王察觉到在烟草市场内存在一群空白人群,于是定位在中华与红塔山之间的中端香烟,获取一个新的市场;红桃K着重诉求“补血快”,那别人就诉求“补血持久”,打击对手等等...而这些观点都在一个观点做证明与铺垫,那就是精细与持久的定位。那么我就疑惑了,就拿腾讯来说,它是中国最大的山寨王。网络上大到搜索、小到输入法,中间的游戏、门户信息、下载软件、动漫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做得很成功,并不是相当。那这种很成功也足够它打捞一笔了吧。就好比最新出现的“微博”,明知道这东西是新浪在玩,为什么还要插进去?因为腾讯已经不仅是一个聊天工具,这个名字已经赋予着更多的隐形价值。也许它微博玩不过新浪,但是还是插进来了,就算在里面只占个零头,也同样在做。为什么?就拿此书的定位精准来说吧,和每天绞尽脑汁、想破头皮去琢磨如何突破聊天工具的潜能与市场相比,在一些新生市场上凭着一定品牌影响力进入,轻轻松松就能火上一把。哪一个更省力更容易赚钱?投入与收入必须要权衡到位,这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作者拿了很多正面的例子给我,我同样也能举出很多反面的的例子。任何事都不能说得过于绝对。并非所有的都要做专做精做小,视具体情况而定才是最好的说法。也许今天谈到腾讯,别人第一个联想到的还是一个QQ聊天工具啊,但是在别的玩意还在做啊。还有互联网上以专注著称的百度,李彦宏现在还不是一样在做着C2C,视频,商业推广,博客,微博吗。当然我并非否定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而我仅仅认为只要品牌能在第一特质不被损害的前提下可以发展其他支业,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树立公益感和社会感。但是必须得拿捏好中间的“度”,不能允许其他支业有破坏品牌特质的迹象。就像百度,人们听到后,第一反应还是一个搜索引擎嘛。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朋友推荐我的书”的回应

松果 2016-04-11 19:40:17

给to win的有始有终点个赞哈

To Win 2014-05-13 00:04:58

他不需要,也不应该布局太多的c2c。
对与百度,没有什么比巩固“搜索”老大更重要的战略目标了。



Tiki猫 2014-05-11 16:29:47

书中讨论的是品牌的定位,楼主后面所举反例是公司得定位(腾讯,百度)。这不是一个概念。而且,在腾讯没有做出QQ,百度没有牛逼的搜索引擎的时候,他们有做那么多所谓的C2C,视频,商业推广,博客,微博吗。

自愚自乐 2014-05-10 10:36:39

楼主觉得腾讯百度是什么都能做好都企业么? BAT三巨头恰恰验证了本书都观点:那就是腾讯的拍拍易迅群众不买单,阿里模仿微信不成功做雅虎中国搜索也不行,百度聊天也不行“有啊”也倒闭了。你最初成功定位之外的产品,很难让人认同,因为用户心智的排名地位已经根深蒂固。

白丁 2014-03-19 20:25:44

定位是什么?定位只是策略层面的,不是战略层面。这本书包括定位都是针对品牌的,但是品牌能适用所有企业吗?显然不适用嘛。君见过加工厂需要要品牌吗?你买房子是看中品牌吗?那个谁谁说的,定位好比一味药,对打造品牌非常有用,对加工企业、对产业链源头谁用谁死。不过定位理论在品牌打造领域是绝对牛叉。

杨老邪 2014-02-26 00:36:07

可以看看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什么是战略》、《第五项修炼》以及李泽厚的美学四讲、华夏美学等,当然,更可以当闲书一般再看看里斯、特劳特两位老人家在品牌管理、定位方面的系列著作,呵呵。祝你好运。

186****8386 2013-11-23 22:11:26

专业书籍请不要看一遍就下定论,作为一个专业作者,而且写品牌书的作者不会那么肤浅的,这不是小说看新鲜热闹。

洗砚春秋 2012-07-27 13:47:17

至少是另一面的思考
但邓德隆的意思可能你没有细细体会,因为一本书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覆盖,他也是就最高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指导。
当然我也是一家之言,一起探讨学习

纵横四海 2012-01-12 18:02:55

你的思路比较清晰,但问题是——看来你根本就不懂营销和品牌,这本书不是给你看的,你的分析和作者不在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