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有感_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有感
覃睿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17 14:08:32

《创业时, 我们在知乎聊什么?》有感

这本书是采取众包模式出的一本书,是一种写作形势的创新,互联网经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参与感。

这本书梳理介绍了创业各个阶段的所有重要节点与注意事项,而所有问题全是业内人士的亲身经历总结,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全面、真实、有实际意义的过程。以下罗列几个提到的比较重要的问题:

你为什么要创业?
创业的理由有100种,但不论你选了哪一个,你所要面对的事情也许都是一样的。你会纠结,会胆怯,会恐惧,会退缩,每每在这种时候,就想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创业,你为什么会在这里,你为什么要平白接受这些纠结,胆怯,恐惧和退缩。想起你的初心,也许这一切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麦田守望者》

是否适合创业?
“穷”创业,“富”创业?
什么时候适合创业?可能这个“时候”真的与你所处的生活状况无关。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想找,“今年是我的幸运年”都可以成为我们创业的理由。如果我们不想,“今天天气不好”都会成为我们今天不创业的借口。所以看清自己,看清环境,该出手时,就出手吧。

创业早期容易犯哪些错误?
1被一个真理绊倒:
王兴回想早期创业,觉得自己当时并不是真的那么目标清晰、决定明确、有紧迫感。  
初次创业很容易犯的问题是:你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我看了一些书后,发现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是这样。脸谱网很受早期用户欢迎,但他并不知道这个事情有多么重要。他到硅谷后还一度说脸谱网这个项目并不重要,想靠脸谱网吸引一些用户来,真正想干的事是做一个下载软件。后来是肖恩·帕克(Sean Parker)告诉马克别去干其他东西,干这个就对了。
2准备不足: 
汪华看到的很多情况是,一个人只是因为想创业,或者是想到或听说了一个点子,甚至只是对现有工作不满,就开始了创业。
3忽视执行:
很多创业者非常重视他的点子,完全不愿和别人说,把整个创业的成败都压在上面。其实说句难听的话,互联网里最不值钱的就是点子。互联网里聪明人那么多,任何你能想到的点子,一定已经有100个人想过甚至做过了,如果没人想过,99%的可能是这个点子是有问题的。创业是有秘密,但这个秘密不在点子本身,而是在点子的执行,如何把它做出来。
4过于复杂:
很多创业者都有很大的愿景,要做平台。另一个问题是多线开发,同时想做太多的事情。
5长期兼职:
很多创业者为减少风险,选择兼职创业,等产品第一版面市看看成功与否再做打算。其实在创业准备和研究的时间里,不辞职是可以的,但长时间兼职创业是不可取的。创业是一件需要全力投入的事,兼职往往导致执行力低下,思考不深入,团队无法真正组建(创始人都不全职,如何吸引高素质的人加入),无法融资。最重要的是导致轻易放弃和丢失市场机会。
6只招便宜人:  
有一些创业者,宁肯花5000元招两个应届毕业生,也不愿意花5000元招一个有一到两年工作经验的人。在他看来,两个人干的活加起来总比一个人多吧,但事实上,他付出的各种隐形成本远大于显性成本。别人走的弯路,新手会几乎不落地走一遍,谁来买单,公司呗。
7“拍脑袋”有瘾:
我不止一次看到创业者“拍脑袋”,凡事都是“我觉着吧”,而不是“用户觉着吧”。
以游戏行业为例,初创团队资源不足,掌握不了大量决策所依赖的资源,所以他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跟着别人走,也就是山寨,要么自己“拍脑袋”,摸着石头过河。
8梯队断层: 
有一些创业团队起步很好,风风火火,但是队伍一壮大,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分崩离析。最“囧”的时候一个人要管着十几个人的队伍,也没有梯队的概念。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的确不错,但问题在于一个人的管理能力是有局限的。当初创建团队的人title(头衔)里都挂了个O,却发现中层完全没培育起来,只得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处理这些事情,顾此失彼,焦头烂额。

最后这所有的一切一定要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

展开全文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